
本版导读
“供”通山海 “销”连城乡 畅通富民“大动脉”
文章字数:1,552



2024年,资阳市安岳县供销社以项目为抓手,狠抓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全年实现销售营业总收入1.24亿元、利润总额719万元。
狠抓项目建设 建强流通服务网络
高质量完成全省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县建设。建成安岳县供销社农资服务体系、日用消费品销售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综合绩效评价跻身全省第二,获四川省财政结果运用奖补资金7万元。
扎实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集合供销社系统力量,撬动社会资本,引进行业能人,围绕试点任务,加强工作统筹,培育龙头企业1家,新建镇级供销社农资销售网点10个,村级销售网点30个,营业额超200万元。开展农技培训会21场,参会人数3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农户种植水平。
开展再生资源规范化标准化回收站点建设。严格按照建设要求,新建和改建再生资源规范化标准化回收站点2个,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回收能力,更好助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做强传统业务 拓展流通服务领域
农资保供稳价更加有力。升级改造县级配送中心1个,打造柑柠美、粮优美、赋活美、复活美等“安岳供销社专供”品牌,与村集体经济开展业务合作,建立起“县 + 中心镇 +乡镇 + 村(社区)”供销社系统农资配送体系。全县338个经营网点,销售各类肥料24100吨,销售农药、农膜5100余万元,各种种子300 余吨,柠檬套袋6万余件。
柠檬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更畅。结合安岳柠檬优势产业,在柠檬主产区龙台镇建设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建成农产品仓库6000平方米、冷链物流仓库1220平方米,购买设施设备,开展柠檬等农副产品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农副产品收储、销售年营业额突破3700万元,利润突破80万元,助农增收超200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周边1100名农民就业增收。
日用消费品供应保障升级。升级改造县级配送中心1个、冷链物流仓库标准化冷链库1套,在中心场镇升级改造“供销超市”9个,新建镇级供销超市1个、村级供销超市1个;新建销售日用消费品全资社有企业1家,引进省社直属企业“老邻居”开超市门店5个,拓展了日用消费品流通服务网络,盘活了部分乡镇供销闲置资产。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更加规范。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要求,扩建再生资源综合分拣中心1个,对原有68个网点进行升级改造,覆盖全县42个乡镇。安岳废旧公司与恒通金属公司开展业务整合,管理全县207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推动全县再生资源行业形成“一盘棋”,积极推动安岳县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发展。
发展新型业务 创新流通服务模式
开展电子商务销售。农资公司、助民公司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初步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送货、农业技术普及和信息发布等平台功能;利用抖音电商开展线上集市,为使用产品农户销售农产品达600余万元。安岳县龙台供销社在淘宝开设网店“柠都土特产”,推广销售安岳特色农产品。
大力发展自来水供应。加强对自来水厂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服务水平,新建永顺岳庆供销社,负责永顺镇自来水经营,现有龙台、通贤、永清、石羊等5个自来水厂,共有用户4.2万户,年供应自来水350万立方米,并全力保障辖区内供水安全。
推动对外联合合作。结合“交商邮供”融合发展试点工作,联合推进县乡村三级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县域供销城乡经营服务体系和供销为农服务综合体。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供销”试点工作,建设4个服务网点,开展帮办代办业务400余次。与重庆市大足区供销社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供销社系统深度交流合作。
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基层供销社、农资公司、为农服务中心等,持续加强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配方施肥、统防统治、育秧育苗等社会化服务,助农增收。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000余亩、育秧育苗600亩、抛秧技术推广及服务1500余亩、土地托管面积9.5万余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2万余亩次。
发布日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