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线上线下齐发力 供销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
文章字数:1,541


广元市昭化区供销社紧紧把握“龙头企业+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思路,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构建起了立足城区、覆盖乡村、连锁配送、上下对接的新型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供销服务延伸到农民的“田坎”,走入群众的“心坎”。
聚焦流通体系建设 持续织密服务网络
基层社进一步发展。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四个一批”工作思路,通过投资入股、闲置资产再利用、吸纳社会主体办社等方法,新组建镇级供销社3个、村级供销社8个,改造提升镇、村两级基层社16个。全区供销社占股51%以上的基层社达到11个,基层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社有企业稳步提升。成立广元葭萌供销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了以再生资源、农资销售、冷链物流、烟花爆竹、村级财务代办等为主营业务的社有独资企业5家,形成了“1+5+N”的社有企业发展架构。2024年,社有企业实现销售总额1.92亿元,实现净收益267.46万元,社有企业经营实力进一步提升。
开放合作更加有力。坚持开门开放办社,通过纵向上下合作和横向联合合作,不断提升合作办社水平。承担首批“政务+供销”试点工作,在昭化区天雄村供销社农资供应等供销业务基础上,融入代理缴费、办理社保等政务服务。与国企、民企、私企合作开展惠民食堂、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特色种养等业务,进一步提升了供销社的影响力。
聚焦能力提升 稳步拓展主营业务
做强日用消费品业务。依托广元葭萌供销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福惠商贸公司,在元坝、卫子、王家等乡镇建成超市7个,农村新型社区综合服务社56个,经营服务网点312个,突出抓好便民店、小超市、收购店向村级延伸,形成覆盖区、镇、村的日用生活品连锁经营体系。2024年,供销社系统日用消费品销售总额实现1.383亿元,同比增长25.3%。
做大农资服务。2016年3月,昭化区供销社正式恢复农资销售业务。8年来,通过自营、合营、授权经营等模式和免费送货上门、免费提供专业农技指导、免费协调农产品销路、农资预定、土壤测土配肥、农药化肥包装物交回折价等措施,农资销售稳步发展。2024年,全区供销社系统销售各类种子13.28吨、农药超16.83吨、化肥近2700吨,其中化肥销售量约占全区总销量的30%。
做实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托管中心)+农户”“基层供销社(服务主体)+其他服务主体+农户”等模式,在全区开展耕、种、防、收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2024年,全区供销社累计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3.38万亩,推动服务区域粮油生产亩均成本降低60元。
做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昭化区供销再生资源公司为牵引,在全区建成2个废弃农膜回收中心站,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1个,设立29个废弃农膜回收归集点和144个废弃农膜便民回收站,构建起全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2024年,累计回收各类再生资源1960余吨,回收废弃农膜77.4吨,回收处置化肥农药包装物22.58吨。
聚焦长远发展 全面注入强劲动能
培养人才强支撑。通过高校招聘、选聘村“两委”干部、吸纳回乡创业青年担任基层社主任等方式,吸纳各类人才加入供销社。截至目前,全区供销社系统从业人员335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7人,占比38%,专业型技术型人才36人。
实施项目强引领。自2023年以来,先后实施了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县、佳成农业冷链改造提升、昭化古城怡心园改造提升等各类项目7个,投资总额达到1890余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有效补齐了流通网络短板,积蓄了发展后劲。
争取政策强保障。昭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工作,将支持供销社发展写入广元市昭化区“十四五”规划,连续两年都将“配合开展基层供销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对各镇的综合目标考核范畴。2021年以来,昭化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供销工作,区财政累计安排资金276万元支持基层社建设、废弃农膜和供销流通网络提升。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马工枚综合
发布日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