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以“五大业务体系”为笔 绘就城乡融合新画卷
文章字数:1,386


宜宾市翠屏区供销社着力在打造“五大业务体系”、树牢“强县”根基上下功夫,通过品牌带动、产业联动、多级互动、数智推动、示范撬动,培育流通领域骨干企业,打造翠屏供销新形象。截至目前,翠屏区供销社共有参控股企业39个,2024年参控股企业实现了收入突破9000万元,利润超过500万元。供销流通服务网点实现16个镇(街道)全覆盖。
品牌带动 建强商贸流通体系
2024年,翠屏区供销社联合松通商贸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翠戎供销公司,借助“戎蓉”生鲜超市和“胖东来”管理的品牌效应,成立当年即实现投资3000余万元,开设5家连锁商超,供应货物品类超过5000种,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目前该企业已纳入翠屏区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获得商务部门的相关奖补资金540万元。
产业联动 建实农产品供应体系
充分发掘本地农业产业优势,开展农产品销售服务。思坡镇供销社通过大力发展电商销售和订单农业,全力拓展当地特色水果和蔬菜的销售渠道并提升其销售价格,为思坡镇5万亩果蔬基地发展解决后顾之忧。通过与思坡镇平台公司、太子乐实业等企业合作,建设思坡果蔬集采集配中心,主要服务于五粮液集团公司、市建投集团公司、市公服集团公司等优质客户。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覆盖当地和周边乡镇果蔬现代农业核心产区,与乡厨坝坝宴、芽菜等二产、三产关联企业形成合力,成为助农增收的有力抓手。
多级互动 健全农资供应体系
2024年,翠屏区通过招商引资,由省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市供销社、区供销社和区农投集团共同投资3000万元,组建立足翠屏、服务西南的农资保供企业宜宾邦力达供销有限公司。公司在翠屏区投资建设的川南农业生产资料集散中心项目已成功纳入《全国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年)》,成为国家战略性农资储备项目之一,并由翠屏区服务业暨物流园区发展建设指挥部成立专班,全力保障项目建设,2025年项目可建成投产。积极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工作,加快构建城区有农资公司、镇有农资配送服务中心、村有农资便民店的三级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巩固扩大基层农资供应,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系统化布局、体系化建设,逐步实现镇级农资经营网点全覆盖、村级农资服务网点占比达100%,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占比70%以上。
数智推动 建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按照“两重”“两新”相关政策指引,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大胆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了“五有赋能、五化赋形、五部赋权”的翠屏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本,规划投资1.5亿元,搭建1个分拣中心+4个中转站+100个标准化回收站点的回收体系,打造“农机拆解中心+汽车拆解中心+废旧家电拆解中心+再生资源精深利用加工中心”的循环利用小微园区,按照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分步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建成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点31个、中转站2个,完成分拣中心项目筹建选址1个,拥有车辆36辆,专业人员83名;已回收再生资源2000余吨,交易额500余万元,毛利40余万元。
示范撬动 建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翠屏区供销社联合区农投集团公司,组建以国资国本和集体经济为主的服务体系,以四化农机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构建“1个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4 个镇级服务站+100 名村(社区)联络员”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24年,在白花镇、思坡镇、金秋湖镇、李端镇等乡镇围绕粮经作物开展耕、种、管、收多环节服务,共完成服务面积5万亩次。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庞贵唐综合
发布日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