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中西部唯一 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文章字数:789
□本报记者 李祥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典型案例,“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企业和服务机构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成功入选,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上榜案例。
2023年底,成都高新区首创发布“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企业机构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助力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政府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依托区属平台公司盈创动力,上线融资服务端口“金融通”,打造“金熊猫”创新积分体系,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资源驱动和桥梁纽带作用,整合会员单位技术优势,强化与保险、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协作,担当企业“服务管家”与金融机构“翻译官”;同时,成都高新区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活动,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打通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程,调动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推出以来,有效推动了“高知贷”“积分贷”等政策性产品放款金额增长,并发行了全国首单以知识产权为担保的民营科创企业债券、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
2024年,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33.80亿元,同比增长148.16%,惠及企业501家次。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入选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是对该模式创新性和实效性的高度认可,也是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围绕知识产权服务新产品、新模式开发,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与创新需求深度对接、互动融合,形成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为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知识产权坚实支撑。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联合发布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大典型案例,“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企业和服务机构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成功入选,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上榜案例。
2023年底,成都高新区首创发布“政府引导、行业协会主导、企业机构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助力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政府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依托区属平台公司盈创动力,上线融资服务端口“金融通”,打造“金熊猫”创新积分体系,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资源驱动和桥梁纽带作用,整合会员单位技术优势,强化与保险、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协作,担当企业“服务管家”与金融机构“翻译官”;同时,成都高新区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一月一链”投融资对接活动,创新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打通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程,调动企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推出以来,有效推动了“高知贷”“积分贷”等政策性产品放款金额增长,并发行了全国首单以知识产权为担保的民营科创企业债券、全国首单“中试平台”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
2024年,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33.80亿元,同比增长148.16%,惠及企业501家次。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的知识产权金融合作模式入选全国第二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是对该模式创新性和实效性的高度认可,也是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的显著成效。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围绕知识产权服务新产品、新模式开发,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与创新需求深度对接、互动融合,形成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为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提供知识产权坚实支撑。
发布日期: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