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像艾芜那样行走
文章字数:1,823
周树安
新都新桂湖公园,艾芜之墓前。
艾芜先生的塑像,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他仿佛坐在四川那种竹子编的大圈椅上,双手放在书桌上,抬着头,两眼深邃地看着前方,正在思考。他的前额,“花纤子”很高,头顶上的头发向后梳着。他瘦削的脸颊,粗大的鼻头,忧郁的眼神,也许他在思考、他在忧虑,思考忧虑着一百年前,他走过的云南那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也许他看到了新都新桂湖公园里,这些游玩的人们,大家的生活如此美好,穿着都很漂亮,年轻的姑娘们穿着白色的纱裙在他周围的草坪上拍照;花儿盛开,草坪青青,河水流淌,人们的生活如此美好!
我静静地站在艾芜先生墓前,看着艾芜先生的塑像,看着“艾芜之墓”四个字,这是巴金先生题写的。在塑像前面,是一个稍微倾斜的石碑平台,下面就是艾芜墓了。石碑上面雕刻着艾芜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人应该像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笑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石碑上放着十多支白色的、黄色的菊花,表达着人们对这位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我也双手握着刚买来的一捧花束,举过头顶,向着艾芜先生的塑像三鞠躬,表达我对这位“流浪文豪”的敬意。然后,我把这捧由三朵黄菊花,两朵白菊花,还有翠绿的栀子花枝叶拼成的鲜花束,恭敬地放在了艾芜先生塑像的右下角,再退回来,默默地站立,向艾芜先生表达着心中的敬意。
回头,我坐在艾芜先生墓前不远处,一棵如巨伞一样的桂花树下的石条子上,像艾芜先生一样,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了一位面容清瘦的长衫青年,脚下穿着偏耳子草鞋,胸前用麻绳吊着一个墨水瓶,他左手拿着一摞皱巴巴的毛边纸,右手拿着一支毛笔,边走边看着周围的群山、峡谷,山间的马帮,破烂的茅草屋,还有穿着破烂的各色人等。然后走一段,他又停下来,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接着再起身,继续沿着山间崎岖的小路,向南行进……
这就是一代“流浪文豪”艾芜,留在我心灵深处的形象记忆。
睁开眼睛,下午的阳光,正从饮马河对面的楼顶上照下来,从饮马河边高大的水冬瓜树嫩绿的叶子间照射下来,照在“艾芜之墓”前平坦的地面上,投下了一些斑驳的树影。老人、小孩,还有推着婴儿车的人们,从面前平坦的道路上,走过去,走过来。有一家人推着婴儿车,在艾芜之墓前的另一棵桂花树下停下来,年轻的父亲一只手推着婴儿车,一只手拿着手机在看。几个月大的婴儿刚能够站立,母亲和外祖母蹲下来,扶着他的一只手,正在教小小的婴儿蹒跚学步。金色的阳光从树叶间照射下来,给这一家人的身上笼罩上了一层金光,使旁边桂花树的叶子也变得明亮起来。
这是一片光明的世界,这是一个幸福的下午,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幸福的人们!
这不正是艾芜先生当年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美好生活吗?
再回头看看艾芜先生雕像上那忧郁的眼神,也许他在思考,今天的新都,变化这么大,那么,一百年前他走过的那些地方,当地的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百年间,特别是最近这四十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生活,这样美丽的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像艾芜先生那样,用手中的笔,把它记下来,把它告诉别人呢?
作为艾芜先生的家乡新都的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也曾被艾芜先生所描写的云南边陲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被他描写的一百年前的云南人民的善良所感动。我也曾到过大理、宝山、腾冲,到过中缅边境,去游览过,去看过。我把自己所见所闻的这些地方的现实状况记下来,写成了一篇一篇的“行走文学”的散文,发在朋友圈,发在文学平台上,发在报刊上,让大家看一看今天云南人民的新生活、新气象、新面貌。
十多年来,我写的“行走文学”的作品有几百篇。成都市作家协会的文学公众平台还给我发表了120多篇。在朋友圈里,大家都尊称我为“行走文学”的践行者。
回想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都是在艾芜先生的影响下,边行走边记录,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想,记录下了自己行走的人生体验。
今天,我静静地坐在艾芜先生墓前草坪上的一个石头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老人、年轻人、小孩子。时不时有人在“艾芜之墓”前走过,他们会向艾芜先生行注目礼;也有人走近,在他的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儿,阅读着石碑上的那一段话,再看一看旁边介绍艾芜先生的说明文字,然后默默地看着艾芜先生的塑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艾芜先生,您的高尚人格品质,您的精神,也正像您面前的这条饮马河一样,流着,流着,不停地流着……
我们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也应该“像艾芜那样行走”……
新都新桂湖公园,艾芜之墓前。
艾芜先生的塑像,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他仿佛坐在四川那种竹子编的大圈椅上,双手放在书桌上,抬着头,两眼深邃地看着前方,正在思考。他的前额,“花纤子”很高,头顶上的头发向后梳着。他瘦削的脸颊,粗大的鼻头,忧郁的眼神,也许他在思考、他在忧虑,思考忧虑着一百年前,他走过的云南那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也许他看到了新都新桂湖公园里,这些游玩的人们,大家的生活如此美好,穿着都很漂亮,年轻的姑娘们穿着白色的纱裙在他周围的草坪上拍照;花儿盛开,草坪青青,河水流淌,人们的生活如此美好!
我静静地站在艾芜先生墓前,看着艾芜先生的塑像,看着“艾芜之墓”四个字,这是巴金先生题写的。在塑像前面,是一个稍微倾斜的石碑平台,下面就是艾芜墓了。石碑上面雕刻着艾芜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人应该像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笑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石碑上放着十多支白色的、黄色的菊花,表达着人们对这位文学大师的崇敬之情。我也双手握着刚买来的一捧花束,举过头顶,向着艾芜先生的塑像三鞠躬,表达我对这位“流浪文豪”的敬意。然后,我把这捧由三朵黄菊花,两朵白菊花,还有翠绿的栀子花枝叶拼成的鲜花束,恭敬地放在了艾芜先生塑像的右下角,再退回来,默默地站立,向艾芜先生表达着心中的敬意。
回头,我坐在艾芜先生墓前不远处,一棵如巨伞一样的桂花树下的石条子上,像艾芜先生一样,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闭上眼睛,眼前出现了一位面容清瘦的长衫青年,脚下穿着偏耳子草鞋,胸前用麻绳吊着一个墨水瓶,他左手拿着一摞皱巴巴的毛边纸,右手拿着一支毛笔,边走边看着周围的群山、峡谷,山间的马帮,破烂的茅草屋,还有穿着破烂的各色人等。然后走一段,他又停下来,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接着再起身,继续沿着山间崎岖的小路,向南行进……
这就是一代“流浪文豪”艾芜,留在我心灵深处的形象记忆。
睁开眼睛,下午的阳光,正从饮马河对面的楼顶上照下来,从饮马河边高大的水冬瓜树嫩绿的叶子间照射下来,照在“艾芜之墓”前平坦的地面上,投下了一些斑驳的树影。老人、小孩,还有推着婴儿车的人们,从面前平坦的道路上,走过去,走过来。有一家人推着婴儿车,在艾芜之墓前的另一棵桂花树下停下来,年轻的父亲一只手推着婴儿车,一只手拿着手机在看。几个月大的婴儿刚能够站立,母亲和外祖母蹲下来,扶着他的一只手,正在教小小的婴儿蹒跚学步。金色的阳光从树叶间照射下来,给这一家人的身上笼罩上了一层金光,使旁边桂花树的叶子也变得明亮起来。
这是一片光明的世界,这是一个幸福的下午,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幸福的人们!
这不正是艾芜先生当年为之奋斗和追求的美好生活吗?
再回头看看艾芜先生雕像上那忧郁的眼神,也许他在思考,今天的新都,变化这么大,那么,一百年前他走过的那些地方,当地的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百年间,特别是最近这四十多年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生活,这样美丽的画面,我们应该怎样像艾芜先生那样,用手中的笔,把它记下来,把它告诉别人呢?
作为艾芜先生的家乡新都的一个文学爱好者,我也曾被艾芜先生所描写的云南边陲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吸引,被他描写的一百年前的云南人民的善良所感动。我也曾到过大理、宝山、腾冲,到过中缅边境,去游览过,去看过。我把自己所见所闻的这些地方的现实状况记下来,写成了一篇一篇的“行走文学”的散文,发在朋友圈,发在文学平台上,发在报刊上,让大家看一看今天云南人民的新生活、新气象、新面貌。
十多年来,我写的“行走文学”的作品有几百篇。成都市作家协会的文学公众平台还给我发表了120多篇。在朋友圈里,大家都尊称我为“行走文学”的践行者。
回想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都是在艾芜先生的影响下,边行走边记录,从而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想,记录下了自己行走的人生体验。
今天,我静静地坐在艾芜先生墓前草坪上的一个石头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老人、年轻人、小孩子。时不时有人在“艾芜之墓”前走过,他们会向艾芜先生行注目礼;也有人走近,在他的墓前静静地伫立一会儿,阅读着石碑上的那一段话,再看一看旁边介绍艾芜先生的说明文字,然后默默地看着艾芜先生的塑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艾芜先生,您的高尚人格品质,您的精神,也正像您面前的这条饮马河一样,流着,流着,不停地流着……
我们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也应该“像艾芜那样行走”……
发布日期: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