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立足新起点 谱写特色教育新篇章
文章字数:2,675
盐源县委书记赫绍洪(前排中)到学校调研
四川省拳击项目“四线”训练点在盐源县民族中学校挂牌
盐源县2024年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国防教育课
学生美术作品展
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家庭
盛夏的盐源,天高地阔,硕果飘香,昭示着千年笮都的富有和美丽。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城的盐源县民族中学校,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优雅的办学环境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读书成长的好去处,已成为大凉山教育耀眼的名片。
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建校41年来,不断继承先贤智慧,传承教育内涵。在县委、县政府和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盐源县民族中学校以“人文、人和、人本”为办学理念,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多元发展”的发展之路。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特色突出,特色办学成效显著。2023年,高分通过凉山州教育体育局专家团队对学校创建四川省二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实地评审,凉山州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学校获得二等奖。2024年高考一本硬上线11人,二本硬上线103人。一类模式硬上线25人,艺体双上线80人,本科上线总人数219人,再次突破200人大关,实现了“低进高出”,逆势崛起。
多元培养 造就艺体特长型人才
学校充分利用盐源海拔高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地区学生的身体特点,通过重点打造中长跑田径特色项目,造就一支竞技成绩凉山一流、四川知名的高水平中长跑田径队。利用盐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色彩鲜明、文化形态多样等优势,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的艺术特色教育理念,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高度重视艺体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现有钢琴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馆、画室等共计2200平方米。有1个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2个五人制公共足球场,14825平方米的运动场,10个标准的篮球场,3842平方米集篮球场、室内乒乓球、羽毛球和排球场为一体的室内训练中心,3200平方米含演艺厅、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拳击馆、健身室等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在艺体特色教育教学上,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艺体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艺体教育教学考核制度和训练比赛奖惩制度,要求艺体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体育技能。积极选派艺体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组织艺体教师开展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努力改进教法。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把艺体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证艺体教育教学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艺体课。开设了足球、篮球、田径、拳击、美术、音乐、舞蹈、器乐等兴趣班,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表演,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四川省输送大量人才:其中赵寿翠被四川省田径队选中;刘小龙被四川省田径队选中,并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胡志英进入国家田径队。2024年4月参加“多威杯”2024年四川省学生(青少年)田径冠军赛,学校学生荣获3个亚军、3个季军、1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2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毛志英、马志丹被评为四川省优秀运动员。2024年5月参加盐源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的“奔跑吧,少年”系列活动暨盐源县2024年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学校共获得18枚金牌、10枚银牌、10枚铜牌,其中初中代表队获得12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高中代表队获得6枚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初中团体总分第一名(226分),高出第二名96分,共破十项纪录,其中初中破七项纪录,高中破三项纪录。
军校共建 开启国防教育之程
学校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国防教育的要求,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开发了国防教育校本特色课程,配备了专门的国防教育教师,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就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活动落实。
为不断创新国防教育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各学科教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国防教育因素,力求按教材内容、教学特点,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逐步形成了“1+X”的国防教育模式。
学校将学生军事训练作为国防教育工作重点。为确保军训质量,学校每学年与县武装部联合,由县武装部选派教官到学校,对新生进行一次专业化军事训练,做到全程训练有组织、有目的、有效果、有检测。同时,为使国防教育见实效,学校开办了国防教育班,在多功能活动中心一楼建设了国防教育基地,在学校男生院打造军旅文化宿舍,聘请退伍军人直接参与学校寝室管理,对学生进行寝室内务整理等一系列的军事训练。
美美融合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秉承“人文、人和、人本”的办学理念,践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人之困,实现美美融合。
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纳入特色发展规划,列入工作计划,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多措并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
—— 利用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取学科知识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将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
—— 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开展两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利用校园广播,在中午、下午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
—— 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宣传图片,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民俗和校园民族团结活动亮点。
—— 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进步在全校师生中入脑入心。
—— 利用寝室文化、食堂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等宣传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全校师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 开展模范处室、模范家庭、模范个人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模范处室、模范家庭、模范个人予以表彰。
长风破浪,砥砺前行,风雨兼程,41年来弦歌不断。学校经过多年的艰苦耕耘,锤练出“求真、求真理、求真人”的校风;“爱生、敬业、兴校”的教风;“勤学、爱学、乐学”的学风,为民族地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站在新起点,学校在党委书记则红,党委副书记、校长代军伟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着眼于特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多元化办学,多元化培养”的培养目标,不断做好“特色办学”这篇大文章。
陈春海 文/图
四川省拳击项目“四线”训练点在盐源县民族中学校挂牌
盐源县2024年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
国防教育课
学生美术作品展
表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家庭
盛夏的盐源,天高地阔,硕果飘香,昭示着千年笮都的富有和美丽。位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城的盐源县民族中学校,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优雅的办学环境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读书成长的好去处,已成为大凉山教育耀眼的名片。
盐源县民族中学校建校41年来,不断继承先贤智慧,传承教育内涵。在县委、县政府和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盐源县民族中学校以“人文、人和、人本”为办学理念,坚持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多元发展”的发展之路。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特色突出,特色办学成效显著。2023年,高分通过凉山州教育体育局专家团队对学校创建四川省二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实地评审,凉山州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学校获得二等奖。2024年高考一本硬上线11人,二本硬上线103人。一类模式硬上线25人,艺体双上线80人,本科上线总人数219人,再次突破200人大关,实现了“低进高出”,逆势崛起。
多元培养 造就艺体特长型人才
学校充分利用盐源海拔高的地域特点和民族地区学生的身体特点,通过重点打造中长跑田径特色项目,造就一支竞技成绩凉山一流、四川知名的高水平中长跑田径队。利用盐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色彩鲜明、文化形态多样等优势,坚持“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的艺术特色教育理念,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高度重视艺体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现有钢琴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馆、画室等共计2200平方米。有1个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2个五人制公共足球场,14825平方米的运动场,10个标准的篮球场,3842平方米集篮球场、室内乒乓球、羽毛球和排球场为一体的室内训练中心,3200平方米含演艺厅、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拳击馆、健身室等的多功能活动中心。
在艺体特色教育教学上,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艺体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艺体教育教学考核制度和训练比赛奖惩制度,要求艺体教师要有良好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全面的体育技能。积极选派艺体教师参加各种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组织艺体教师开展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努力改进教法。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把艺体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证艺体教育教学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艺体课。开设了足球、篮球、田径、拳击、美术、音乐、舞蹈、器乐等兴趣班,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表演,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四川省输送大量人才:其中赵寿翠被四川省田径队选中;刘小龙被四川省田径队选中,并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胡志英进入国家田径队。2024年4月参加“多威杯”2024年四川省学生(青少年)田径冠军赛,学校学生荣获3个亚军、3个季军、1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2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毛志英、马志丹被评为四川省优秀运动员。2024年5月参加盐源县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的“奔跑吧,少年”系列活动暨盐源县2024年学生(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学校共获得18枚金牌、10枚银牌、10枚铜牌,其中初中代表队获得12枚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高中代表队获得6枚金牌、5枚银牌、7枚铜牌。初中团体总分第一名(226分),高出第二名96分,共破十项纪录,其中初中破七项纪录,高中破三项纪录。
军校共建 开启国防教育之程
学校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国防教育的要求,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开发了国防教育校本特色课程,配备了专门的国防教育教师,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就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做到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地点落实、活动落实。
为不断创新国防教育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各学科教材,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国防教育因素,力求按教材内容、教学特点,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逐步形成了“1+X”的国防教育模式。
学校将学生军事训练作为国防教育工作重点。为确保军训质量,学校每学年与县武装部联合,由县武装部选派教官到学校,对新生进行一次专业化军事训练,做到全程训练有组织、有目的、有效果、有检测。同时,为使国防教育见实效,学校开办了国防教育班,在多功能活动中心一楼建设了国防教育基地,在学校男生院打造军旅文化宿舍,聘请退伍军人直接参与学校寝室管理,对学生进行寝室内务整理等一系列的军事训练。
美美融合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秉承“人文、人和、人本”的办学理念,践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人之困,实现美美融合。
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纳入特色发展规划,列入工作计划,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多措并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谐相处。
—— 利用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取学科知识融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的方法实施教育。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将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
—— 每学期每个班级至少开展两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利用校园广播,在中午、下午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宣传教育。
—— 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宣传图片,展示各民族的民风、民情、民俗和校园民族团结活动亮点。
—— 充分利用升旗仪式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形成强有力的宣传声势,使民族团结进步在全校师生中入脑入心。
—— 利用寝室文化、食堂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等宣传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全校师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 开展模范处室、模范家庭、模范个人评选活动,对评选出来的模范处室、模范家庭、模范个人予以表彰。
长风破浪,砥砺前行,风雨兼程,41年来弦歌不断。学校经过多年的艰苦耕耘,锤练出“求真、求真理、求真人”的校风;“爱生、敬业、兴校”的教风;“勤学、爱学、乐学”的学风,为民族地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站在新起点,学校在党委书记则红,党委副书记、校长代军伟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着眼于特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按照“多元化办学,多元化培养”的培养目标,不断做好“特色办学”这篇大文章。
陈春海 文/图
发布日期:202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