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贵州黔南“五个抓实”促进知识产权保护
文章字数:1,230
  □本报记者 胡斌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强化体系建设、监管执法、协同配合、快速维权和常态服务,以“五个抓实”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走出一条以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强化体系建设,抓实全面保护。为解决基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不顺、目标不明问题,黔南州率先在全省出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高质量发展19条措施,明确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细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转化运用奖励等激励措施,形成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政策体系。与2019年末相比,该州2023年有效注册商标增长92.12%,有效专利总量增长87.82%,地理标志商标增长38.7%,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受到贵州省政府激励。
  强化监管执法,抓实严格保护。针对知识产权工作存在协作不力、打击不够的短板,黔南州建立议事协调机构牵头抓总、部门协作配合、行刑衔接的高效运转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黔南州打击侵权假冒、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成效连续两年居贵州省第一;平塘县市场监管局和黔南州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周乐东分别荣获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2023年,黔南州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等4部门表彰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强化协同配合,抓实联动保护。聚焦基层知识产权工作联动不够、合力不足的短板,黔南州通过与多个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立线上线下协作机制,与黔东南州、凯里海关等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跨区域合作、外贸企业涉外知识产权维权协作机制,共享执法资源,增强保护合力。2022年以来,该州向贵州省外及省内其他市、州移送知识产权案件987件,排名全省第一;惠水黑糯米酒、都匀毛尖茶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互保协定,在欧盟受到更高水平保护。
  强化快速维权,抓实高效保护。围绕知识产权侵权判定难、处置慢等问题,黔南州积极搭建维权平台,第一批备案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点,率先实现省、州、县维权援助网络三级贯通,实现专业机构、科研机构、行政部门间知识产权信息共享,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四调联动”的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机制,40%左右的知识产权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在诉前得到解决。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居全省第二,2023年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士满意度居全省第一。
  强化常态服务,抓实创新保护。为解决知识产权服务不优、转化不畅等问题,黔南州创新服务方式,在全省首创涉商标注册申请事项委托收件,实现“不见面审批”,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开展“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护航”等专项行动,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赋能增效。2022年以来,黔南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18.19亿元,居贵州省前列。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评全国知识产权强国试点园区,现代化工、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专利分布量居全省前列,产值年增长59.8%。
发布日期: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