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丰收啦!油茶花果同株满枝头
文章字数:1,786
柑橘飘香采摘忙 11月24日,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富溪镇天赐村的柑橘园内,村民正忙着采摘柑橘供应市场。 近年来,该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荒山荒坡发展柑橘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丰收啦!油茶花果同株满枝头
眼下,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歧坪镇的600亩油茶花如霜雪铺枝,金黄饱满的油茶果缀满枝头。沿着蜿蜒的产业路走进位于歧坪镇红杨村的油茶种植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迎风绽放,洁白花瓣搭配鹅黄花蕊,在阳光下泛着柔光;沉甸甸的油茶果压弯枝头,黄中透红的果皮透着成熟的气息。花与果在同一枝丫上相映成趣,吸引着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听说歧坪红杨村这边有一大片油茶树,可以看到‘花果同株’的景色,所以今天和朋友特意来打卡拍照。漫山的白花像下雪一样,还能看到挂满枝头的果子,既能赏景又能体验乡村风情,不虚此行。”游客黎彦君说道。
“我们采取集中流转土地和新开垦方式,以油茶树种植及林下土鸡养殖为重点,推广林下经济形成‘林—果—禽’为主导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高标准建设600亩市级苍溪油茶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油茶树43000株,现已注册‘红宝梁山茶油’商标。”苍溪县红宝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钢表示。
近年来,歧坪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大户,创新推广林下经济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建成的红杨村油茶产业园是目前全市唯一投产的油茶园,也是全县天府森林粮库油橄榄(油茶)现代产业园区的四大基地之一。从荒芜山林到“致富宝山”,油茶产业不仅让歧坪镇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林下点“麻”生金
当前正是天麻采挖的黄金时节。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山林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乐安镇向阳村的天麻种植基地,负责人黎恩俊正带着村民采收天麻。大家分工协作,采挖、清理、装袋……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这批天麻长势好,个头均匀,单个天麻有6到7两重,预计今年能收鲜货6万斤。”黎恩俊介绍道。据了解,向阳村海拔约1100米,这里山高林密,常年云雾缭绕,有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产出的天麻以其个大、质坚、形佳、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而闻名,备受市场青睐。
立足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向阳村积极探索实践“基地+大户+小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种植大户进行示范带动,并有效整合林地资源。今年,该村共种植天麻1000亩,预计产量500余吨,产值1300余万元,170余户农户参与天麻种植,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
近年来,乐安镇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掘林地潜力,做优做强以天麻为代表的林下经济特色产业。据了解,今年全镇共发展天麻、淫羊藿等道地药材5553.8亩,预计全年道地药材总产量1330吨,综合产值可实现5320万元。
“下一步,我镇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乐安天麻’区域公共品牌,推动林下经济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积极谋划发展以天麻为核心的道地药材精深加工。同时,探索‘林药+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发展森林康养、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实现多元增收,让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乐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订单高粱”映红致富路
地处川黔交界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温润气候,不仅孕育了驰名中外的酱香美酒,更成就了12万亩优质高粱的丰收盛景。随着今年高梁收购季的圆满收官,这片红色沃野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县累计收购高粱2.4万吨,支付收购款达1.92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订单农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古蔺县系统化、科学化的产业布局支撑。2025年,全县规划发展高粱种植12万亩,覆盖20个乡镇1.49万户种植户。通过实施45个重点项目,统筹资金4000余万元,持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收储网点,打造示范片区,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保障体系。
与此同时,技术赋能成为产业提质的关键举措。全县建立起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组织开展20余次集中培训,乡镇级培训40余场,发放技术手册1.5万份,实现从育苗到收割的全程指导。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攻关,成功解决了高粱小叶斑病防控等技术难题。在太平镇煌家沟村的百亩示范田,最高亩产突破千斤,平均亩产达650斤,创下历史新高,展现了科技兴农的显著成效。
从稳固的订单、科技的赋能,到最终兑现的亿元产值,古蔺高粱产业正在实现的,是一条从生产到收益的完整闭环。这条日益成熟的产业链,不仅让农民的增收之路越走越稳,更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根基。
□本组稿件由周姚 詹磊 曹琳 吴锐 兰自涛 韦红莉 本报记者 尚梅柱 采写
发布日期: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