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从寂寥冷清到“热辣滚烫”
成都这座小镇凭啥逆袭成“顶流”?
文章字数:1,431

  □本报记者 李祥 文/图
  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接待游客18万人次。截至2025年10月,这个数字刷新到了280万人次。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漂亮的成绩单。从寂寥冷清的小镇到“热辣滚烫”的国际IP,彭镇做对了什么?是什么,让这个偏居一隅的小镇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近日,记者深入彭镇采访,试图探寻背后的缘由。
  茶香之下 老街“热辣滚烫”
  “你要这样子照,画面才更好一些。”观音阁老茶馆里,头戴大耳机、穿着蓝布围裙的老板李强正在指点茶客拍照,他的儿子李臣心则忙着招呼客人。这间茶馆是彭镇老街的镇街之宝,声名远扬,接待过无数名人。
  马市坝外,刘家碾茶铺停车场,老板夏永冬在熟练地引导游客停车。夏永冬一边做着茶馆生意,一边将三间铺面出租,仅租金每年就可以收入两万元。
  本地人愿意留下来,因为这里能挣到钱。
  59岁的黄成富,在永丰街口卖成都小吃糖油果子。“周末,一天能卖上千元。就算是平时,每天也能卖几百元。”黄成富说。
  5年前,彭镇人李义川在老街黄金地段开起了咖啡店。“周围都是茶馆,我们卖咖啡,看起来很新潮。”他的咖啡店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很快门庭若市。两年后,他开了第二家店。如今,他的咖啡馆已走出成都,来到了以三星堆闻名的广汉,还出现在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镜头中。
  这里的热闹,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淘金。
  2024年春天,江上峰带着他的川剧戏班来了。喝茶看戏,给游客带来“很四川很成都”的体验。今年夏天,他和他的商业伙伴周永林忙着将蜀戏台升级为蜀戏宴,引入歌舞,还提供体验唐装、汉服妆造等服务。
  彭家场社区党总支书记詹飞告诉记者,目前,辖区有商铺173家,茶饮类就有70家。
   老街新路 “摄影+”插上腾飞的翅膀
  茶香之下,彭镇老街一副“热辣滚烫”的鲜活模样。然而在4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本地人王耀平回忆:“除了观音阁老茶馆有点人气外,到处是关门闭户的。”
  彭镇,因摄影被外界熟知。
  时光倒流回到2006年,一位媒体人发现了彭镇的百年老茶馆(观音阁老茶馆),并采写稿件将其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观音阁老茶馆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和媒体关注,还吸引了崔健、许知远、刘震云等名人打卡,更引来了国际媒体,将它推向全球。
  2021年,双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和彭镇政府的“牵手”,让摄影成为老镇新活力的助推剂,也让彭镇老街找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
  彭镇党委书记张梅说,彭镇政府用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支持用摄影赋能小镇老街的发展。于是,老建筑修旧如旧了、路桥慢慢完善了、天然气管线进来了……
  这种状态,很对著名策展人、北京798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的胃口。然而,街上的群众并不完全支持。有人认为,陈列摄影作品会影响生意。通过社区干部做解释沟通工作,2022年11月2日,第一届“安逸生活”中国成都·彭镇摄影周正式落地。摄影师们把作品的展览融入场镇生活,在多个不同风格的茶馆分布式展出。彼时,整条老街就是一个展馆,景即是展、展融入景。
  全新课题 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老街的商家和群众感受到了利好,反对办摄影展的声音小了,“把摄影作品摆进我们家店嘛”的声音大了。
  10月24日,以“风味双流韵启千秋”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中国成都·彭镇摄影周拉开帷幕,吸引来不少知名摄影家。
  连续4年走进彭镇,那日松感慨万千。“开门做生意的店铺越来越多,我感受到了小镇正走向繁荣。”他说。
  关于产业有序发展与保护,彭镇也有思考。
  张梅表示,彭镇在规划产业时,就反对同质化竞争和千篇一律,欢迎有特色、有生命力的商业入驻。为便于和商家沟通,2023年彭家场社区成立了商居联盟,每季度召开例会,协调处理各种问题。
发布日期: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