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梦想与选择
——读《来自凯瑟琳的礼物》
文章字数:1,255
  张珂(南京大学出版社)
  在江南的一个小县城里,生活着红叶一家。这是一个普通但上进的家庭,红叶的父母始终努力让两个女儿学到更多知识。一天傍晚,红叶被一阵美妙的乐器声吸引。妹妹红梅告诉她,那是小提琴的声音。红叶非常想学小提琴,然而想拥有并学习小提琴并非易事。幸运的是,她最终寻得一把合适的小提琴,也找到了愿意教她的老师。学琴之路虽难,红叶却乐在其中。通过小提琴与音乐,她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机缘巧合下,红叶结识了小 提琴家 凯瑟琳——她手中小提琴的原主。凯瑟琳惊叹于这段奇妙的缘分,希望带红叶去国外深造,将她培养成职业小提琴手。然而,红叶犹豫了。她深爱小提琴,却不愿过早走上一条被指定好的路。她希望见识更多精彩,一如小提琴曾为她打开的那扇窗。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成长与选择的故事。作者借由一把小提琴,串联起三代人不同的成长轨迹:战乱中颠沛流离、最终远走他乡成为小提琴家的凯瑟琳;因故无法继续学业、被迫远走他乡的向老师;以及得父母倾力支持、有机会学琴甚至出国深造的红叶。
  凯瑟琳、向老师与红叶的父母,都曾或多或少被迫中断梦想。正因如此,他们皆愿助红叶圆梦。红叶想学琴时,父母虽未见过小提琴,仍想方设法为她寻得;向老师不计报酬地教她,即便身在他乡,仍心系其学业,帮她联系与凯瑟琳的会面;凯瑟琳则在红叶身上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她想帮助红叶延续学琴之路,如弥补昔日困苦中的自己。
  红叶亦不负众望。她刻苦学琴,并以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在凯瑟琳面前演奏时,尽管技术上与其他孩子差距较大,她却以独特的方式完成了演出。正如凯瑟琳所言:“他们(大部分孩子)拉的是一个个音符。而你,拉的是音乐。你在掌握技巧之前学会了叙述和表达。很独特,很难得。”
  若按常规故事发展,红叶会随凯瑟琳出国专攻小提琴,最终成为小提琴家。但作者程玮并未遵循这一“传统”,而是笔锋一转,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兴趣爱好是否必须成为职业?我们常听说,将兴趣作为职业是幸福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书中,红叶对爸爸说:“世界很大,我还想去找一找、看一看,再做选择。”她未随凯瑟琳离去,并非对帮助她的人们的背叛,而是对自我更负责的决定。当下的兴趣能否持续一生?兴趣成为职业后是否真能带来幸福?红叶选择等待——她需要在成长路上见识更多、经历更多,有了更深刻的感知,方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在儿童文学中,这种对艺术兴趣与职业选择的理性思考尤为珍贵。
  放弃成为职业小提琴家,并不意味着学琴无用。作品以浪漫而理性的笔触告诉我们:“一个人读的书,听的音乐,学的许多重要或不重要的技能,这一切会映照在他的个性与气质中,使他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这是一种温柔的坚定,一种面对纷扰外界的内心平静。而这平静,正是那些“无用”之书、“无用之乐”所赐予的。
  《来自凯瑟琳的礼物》带我们聆听了一曲优美动人的“梦想与选择”之歌。曲终人散,每位读者皆能感受到艺术对心灵的抚慰之力。我们可以不在意成功,不追逐名利,只专注于当下悠扬的旋律,倾听内心的共鸣。小读者将更深刻地思考未来,大读者则回首再度观照本心。
发布日期: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