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乡间小忆
文章字数:1,632
  李茜(广西外国语学院2023级)
  记忆犹如破碎的圆镜,难以拼凑完整,但始终有一幅画面停泊在我的记忆深处,等待时机,便如新生的芽破土而出。
  整个白天都在忙忙碌碌地奔波,我回家后洗净手坐到饭桌旁,紧绷着的那一根弦,终于能够松一松了。看着那素白饱满的大米饭,也不知从哪飘来一股夹杂着稻香的风,把我吹向了那段回忆……
  正是抢插晚稻秧苗的时候。在农夫眼里,“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大家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争先恐后地劳作。人们挽着裤腿,头戴草帽,踏进仿佛被太阳晒沸了的田水里,躬身弯腰,利索地将秧苗直立插入水田中;雄健有力的臂膀规律地运作着,双脚被田水浸得干皱,神情却是专注的、虔诚的。秧苗被一棵一棵轻轻插入稻田,一排排整齐的秧苗于稻田中挺立着,嫩嫩的、绿油油的,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如同墨色天空中的星星被一颗颗点亮,闪烁着希望的光。
  抬头望望天,空荡荡的,没有一点儿云,也没有一点儿风,是那样的透蓝,还挂着一轮烈日,似火球。大地是天然的蒸笼,呼吸的空气都是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田里的热气蒸腾,直扑人们红彤彤的脸颊;人人都是汗如雨下,浑身疲累,连说话的精神头儿也没了。往往因为太过专注,连水里的蚂蟥钻进腿里狠狠吸饱了血都不知道。只待休息时,在蚂蟥吸血部位的上方轻轻拍打使之脱落,揪起这肥嘟嘟的身子道:“呵!真大。”大家都爽朗地笑着,也就这么过去了。
  农村的孩子从小就是要干农活的,放牛就是外婆交给我的使命。打开木门,把老牛从棚里牵出来,它不用我拉拽,迈着稳健的步伐轻车熟路地踏上了那条小径。我抓着松垮垮的麻绳,哼着不着调的山间小曲,跟在老牛身旁。山间鸟儿歌声清脆悠扬,风卷过绿叶发出阵阵沙沙声。我和老牛来到了小河边,它一到这儿,踱着步转了转,便寻到一块好地方,缓缓低下头吃起草来。长长的舌头卷入鲜嫩的叶片,有条不紊地咀嚼着,似乎在细细品味青草的鲜美。
  小孩通常是静不下来的,我也不例外。把牵牛的麻绳稳稳地拴在树干上,便急匆匆奔向小河边。小河边的浅层淤泥处布满大大小小的河蚌,我俯下身仔细观察着。扇形的、紧闭着的蚌壳上有着一圈圈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墨绿色的光泽。只需耐心等待,河蚌便会打开一条小缝,吐出肉桂色的蚌肉,看起来格外的软嫩,禁不住用手去触碰。许是惊到了它,河蚌迅速合拢了蚌壳,“啊!”夹得真紧呐,把我疼得哇哇大叫,甩动着手指摆脱了桎梏,便不敢再用手去碰了。又忽然想起哥哥曾告诉我,山里有一种白色的花,雨后摘下来吮吸花蕊,汁水是甜的。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寻觅起这种神奇的花朵。
  我穿梭在灌木丛中,脚下的枯枝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不一会儿,就发现了这白色的花朵,它们正娇嫩地紧抱着树枝。刚刚下过一场雨,经过雨水的浸润,花瓣上挂着晶莹的珍珠,花蕊处也吸饱了雨水,显得沉甸甸的,在枝条上不住地颤动,有些楚楚可怜。我不为所动,伸出手掐断花茎,汁水沾到指头上也无需在意。我紧攥着这朵花,生怕它飞了似的,小心翼翼地把花蕊凑到嘴边。一股清香沿着鼻腔向下探去,拨弄着嗅神经的琴弦;噘起嘴来,首先感受到的便是花蕊粗糙的触感,有点扎人。吸溜一声,便尝到了一股甜;确认无误之后,便大胆吮吸起来。那沁人心脾的甜,让我的内心有些雀跃。
  忽地记起老牛还在河畔,忙跑回去查看。虽然下过雨,但阳光直射,天还是那样热,平日里温顺的老牛也有些焦躁不安。我拍拍老牛的肚子,刚解开麻绳,它便自顾自地入水解暑,整个身子埋入水中,只露出一个脑袋透气。呵!这老牛,也怪会享受的。我坐在大石上望着它从水里出来,河水被激起了阵阵波澜。它惬意地把舌头探进清凉的水里,颤动着潮湿的鼻翼,喘着粗气,发出有力的、连续不断的吸水声,如同水泵开动,仿佛要把整条河的河水都吞入肚子里。终于喝饱了水,老牛踱着慢悠悠的步伐,继续吃草去了。
  夕阳渐渐落下,以它微弱的光芒为大地笼上一层金黄的薄纱。我骑在牛背上,身子随着老牛的步伐轻轻晃动,影子被拉得又细又长。手上攥着路边顺来的狗尾巴草,一下一下轻打在牛的脑袋上,仍旧哼着那不着调儿的小曲,驱着老牛回家去……
发布日期: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