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满园春风扑面来 竹韵幽香润童心
文章字数:1,693
两河小学师生在校园进行体育活动 重庆市忠县白石镇两河小学校(以下简称“两河小学”)成立于1921年,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该校依托白石镇3.1万亩笋竹产业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竹”文化特色学校。秉持“生命如笋节节生长”的办学理念,遵循“做事有节做人向上”的校训,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打造“小而美、精而特”的乡村教育示范校为目标,致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教育质量上乘、办学特色鲜明、百姓满意的学校。
聚力打造“清竹”校园环境
两河小学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提炼升华“竹”文化,培养“正直”“坚韧”“虚心”“高洁”“顽强”“团结”的竹苗少年。通过班级阵地文化、走廊过道文化、校园物态文化的全方位精心建设,努力使校园里每一棵花草会说话,每一处角落可育人。校门左右两面墙上悬挂着“校训竹简”,展示学校的竹文化内涵。竹花架、竹篱笆、竹筒绿植、咏竹诗词文化墙等的布置,在绿化景观中展示竹之风采。教学楼走廊墙上悬挂了学生和老师的“清廉笋壳画”作品以及清廉小故事,楼梯拐角处布置了“小竹童书亭”,教室内设置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展示墙,在书香笔墨的熏陶下,让师生学会虚心有节、骨正气清,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良好风尚。
通力创建“廉竹”党建品牌
两河小学党支部将“廉竹”党建品牌建设与学校“竹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让竹之精神落实到基层党建的各个环节。积极开展党员教师进课堂、党员“青竹讲堂”等活动,通过清廉+主题党日、清廉+党纪学习教育等系列学习活动,在全体教师和党员骨干中开展廉政教育和党性教育。支部党员坚持利用风正巴渝、忠州清风等微信公众号开展自学,通过清廉党课、组织生活会、“以案四说”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先后开展“竹叶先锋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服务、认领微心愿、党员志愿献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等活动。
大力培养“雅竹”教师团队
两河小学始终把教师团队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来抓,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方法,加强过程教育引领,注重结果考核评价,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每周坚持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教育引导教师筑牢底线意识,将职业规范和道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评选“最美‘两小’教师”、县级“教育宣传人选”,引领全体教师提高师德修养、践行育人使命,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活动,每学期以老带新拜师结对,建立结队互听课制度、领导蹲班级推门听课制度。认真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打卡廉政教育基地、廉洁从教宣誓等活动,积极传播清廉正能量。
着力开发“育竹”校本课程
两河小学全体师生以竹为师,学习竹的担当、奋进、正直、有节等品德,把清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和班级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清廉意识、清廉习惯、清廉作风,提升文明素养,树立正确“三观”,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打造“竹品”课堂,融入“竹”的诗词、故事和人物事迹等内容。让孩子们用竹篾纸张做风筝、画风筝、放风筝,享受“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采笋节孩子们走进竹林,用各种农具采挖新笋,亲近大自然,体会绿色生态理念;让孩子们做鲜嫩可口的凉拌笋丝,做清香美味的竹筒饭;组织开展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廉洁故事比赛,“竹苗争章——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队会系列活动。
倾力开展“竹趣”特色活动
两河小学将笋壳画、竹编工艺、竹刻、竹诗诵、竹竿舞等纳入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特地聘请民间手艺人成阳生师傅在竹编工艺室授课指导,培养出一批“竹编小学徒”,传承竹编非遗文化,弘扬清廉之风。体育活动开展“舞竹”活动,美育中开展“画竹”,用笋壳、竹片作画,音乐课学吹竹笛、竹箫和葫芦丝。劳动课和科学课学习种竹、护竹,学做竹水枪、竹蜻蜓等,让学生在开展各项活动的同时感悟“竹”之品质,增添兴趣。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近百尺竿。两河小学潜移默化引导师生向上、向善、向好发展。经过近十年不懈努力,该校党支部和班子成员清正廉明、率先垂范,各项制度日臻完善,教师和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有了明显提高,成功创建重庆市“零犯罪学校”、重庆市少年宫农村学校、县特色示范学校、县文明餐桌单位、县安全稳定先进集体。
通讯员 周民兴 特约记者 许天位
发布日期: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