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进解优促”津心办 打造企业成长“沃土”
文章字数:1,440
□本报记者 李祥 文/图
霜降至,秋尽冬来。此时正是食用虫草滋阴润肺的好时节,而大家购买的冬虫夏草,或许就来自成都市新津区这家企业——四川图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径科技”)。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冬虫夏草抚育种植的新型农业生产企业,让冬虫夏草这种曾经只能在雪域高原生长的珍品,在新津“安家”。
“企业落地以来,无论是完善配套设施,还是解决用工需求、通勤需求,农博园管委会服务工作专班都迅速响应,帮助我们破解难题。”回忆起项目建设投运过程中的点滴,图径科技负责人魏巍难掩激动。
而他的感受,正是成都市天府农业博览园(以下简称“农博园”)管理委员会以“保姆式服务”,打造企业成长“沃土”的缩影。
通过优化服务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搭建交流平台等举措,农博园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大力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动多家农产品企业“扎根”新津,让企业引进来、留得住、长得好。
成立企业服务专班 上门问需求、解难题
在位于农博园核心区的图径科技种植基地内,一根根虫草伫立土壤间,宛如雨后笋尖。
“从项目落地到投产,农博园的专班服务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魏巍回忆,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曾遇到的水电气配套、用工短缺等难题,“都被服务专班逐一破解”。
他口中的“专班”,指的是农博园为企业专门成立的“服务工作专班”。
“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走访,询问我们有哪些诉求。”魏巍特别提到,有一次自己曾向专班反映园区通勤不便,过了没多久,一条开往企业的公交专线就成功开通,“政府对于企业需求的迅速反应让我们感到非常暖心。”
和魏巍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惠丰农业董事长李实。
秋末,在惠丰农业生产基地,一株株芦笋苗正拔节生长。“正是有农博园这一优秀平台及贴心的服务,才选择将惠丰芦笋全国总部基地落地于此。”李实告诉记者,在园区的帮助下,基地建设已驶入快车道,竣工投产的速度远超想象。
在新津看来,要想让引进来的企业留得住,就得服好务。
农博园通过建立“招引—促建—运营”全生命周期招商服务机制,成立服务专班主动对接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各阶段问题,将“纸上项目”快速转化为“园中实景”。
打好服务“组合拳” 助企跑出“加速度”
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举措,在新津已成常态。
在农博园企业服务中心,不时有企业前来办理业务。据悉,中心已整合153项政务服务和7项增值服务,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不用跑多个部门,审批速度也非常快,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有专人指导,很贴心。”刚办完业务的某农业企业负责人说。
更让企业暖心的是“三级服务体系”的精准对接。借力“政商恳谈会”“津商茶叙”“周三服务日”政务服务品牌,农博园着力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为企业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园区已开展相关活动14场,收集并解决诉求218个。
“政商恳谈会上,我们成功与科研院所签约,解决了我们水产养殖中的技术难题。”成都市润水岷江渔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徐小龙表示。
除了精准服务,还有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通过新津开发的“政策找企业”智慧应用场景,农博园已为企业兑现扶持资金52笔,共212.14万元,已受理待兑现扶持资金132笔,共654.5713万元。
此外,针对企业“不知道、不好找、不会申”等问题,农博园还整理汇编惠企政策,开展政策宣讲,落实专人开展政策申报服务工作。
快速帮助企业解决痛点,让产业活力竞相迸发。园区内,陶然柑桔十年磨一剑,正孕育最新代柑橘新品种,利水湾农业在农博园的助力下,再投4亿元加码新津……
如今的农博园,正以“保姆式服务”推进“立园满园”行动,以更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为笔墨,书写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