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三十个太阳
文章字数:974
京城青青(北京)
幼时的夏天,回忆中是汽水、西瓜和铺天盖地的阳光。最灿烂的那个夏天深处,藏着三十个太阳的味道——那就是西瓜黄豆酱的味道。
还记得那是暑假的一个清晨,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我那时也就七八岁,觅得一处荒园,荒园中长满了比我都高的蒿草。母亲拿出提前准备的剪刀,她在前,我在后,蒿草在剪刀下渗出浓绿的汁液,染得手指一片青绿。不一会儿,就收获了几捆香气浓郁的蒿草。回去的路上,母亲的背影后,自行车上驮着蒿草,蒿草的后边,灿烂的阳光下,是奔跑着的我。
暑气烘烤的午后,母亲细细拣选颗粒饱满的黄豆,淘洗、煮熟,撒上一层层雪白面粉,用鲜绿的蒿草严实覆盖好,小心放入平房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圆鼓鼓的黄豆缓缓发酵,待蒿草香气渗入黄豆深处,三五日后,豆粒上便孕育出了嫩黄淡绿的菌丝,毛茸茸的,膨胀着骄傲的生长欲望。
母亲逐一将青椒、西瓜瓤、盐粒、花椒、八角倒入瓷缸之中。待反复搅拌后,酱料在瓦缸中安顿下来,缸口蒙上一层厚厚的白纱笼布。我扶着梯子,母亲便将它们搬至房顶,再覆盖上一块方方正正的玻璃片。“需要晒够三十天。”她认真地告诉我。此后的她,每天都准时守着天气预报,确保酱缸能完全吸收三十天的阳光。
每次她揭开笼布观察时,我也凑上前去,看见缸中酱料在阳光中渐渐稠浓,颜色变得深沉浓郁,像被光与火熬煮着,日影移动,悠悠荡开——那是三十个太阳一个一个落入酱缸中,沉淀出的褐色浓浆。
当雪白绵软的热馒头掰开,中间夹入晒好的西瓜酱,入口咸香四溢,又漾开西瓜的清甜,佐之以黄豆的鲜美绵软,那滋味就是中原人家最鲜美的一缕滋味。后来我求学、成家、生子,自己也成了一个女儿的妈妈,但我没能从母亲那里学会这门制酱手艺。虽也曾网购西瓜酱豆,那酱却怎么也和记忆中的味道对不上,豆子僵硬,味道寡淡,只有刻板的咸和辣。
那酱里,没有我的太阳。
去年,母亲病逝。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情意只是默默藏在亲手酿制的酱汁中,藏在她为我们这个曾经的四口之家做的每一餐中,织的每一件毛衣毛裤中,为我们默默流的每一滴泪水中……如今酱缸还在阳台的角落,却落满尘土,再无人开启——唯有阳光依旧洒落下来。
我想,那曾经被母亲收纳的三十个太阳的西瓜酱,替代了她,永恒地抚摸着我,抚摸着哥哥和父亲,抚摸着一切她惦记的亲人。
也许,全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把无数个晴好灿烂的日子,晒成内心珍藏的醇香,在每一个雨季,给我们永远的三十个太阳。
幼时的夏天,回忆中是汽水、西瓜和铺天盖地的阳光。最灿烂的那个夏天深处,藏着三十个太阳的味道——那就是西瓜黄豆酱的味道。
还记得那是暑假的一个清晨,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我那时也就七八岁,觅得一处荒园,荒园中长满了比我都高的蒿草。母亲拿出提前准备的剪刀,她在前,我在后,蒿草在剪刀下渗出浓绿的汁液,染得手指一片青绿。不一会儿,就收获了几捆香气浓郁的蒿草。回去的路上,母亲的背影后,自行车上驮着蒿草,蒿草的后边,灿烂的阳光下,是奔跑着的我。
暑气烘烤的午后,母亲细细拣选颗粒饱满的黄豆,淘洗、煮熟,撒上一层层雪白面粉,用鲜绿的蒿草严实覆盖好,小心放入平房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圆鼓鼓的黄豆缓缓发酵,待蒿草香气渗入黄豆深处,三五日后,豆粒上便孕育出了嫩黄淡绿的菌丝,毛茸茸的,膨胀着骄傲的生长欲望。
母亲逐一将青椒、西瓜瓤、盐粒、花椒、八角倒入瓷缸之中。待反复搅拌后,酱料在瓦缸中安顿下来,缸口蒙上一层厚厚的白纱笼布。我扶着梯子,母亲便将它们搬至房顶,再覆盖上一块方方正正的玻璃片。“需要晒够三十天。”她认真地告诉我。此后的她,每天都准时守着天气预报,确保酱缸能完全吸收三十天的阳光。
每次她揭开笼布观察时,我也凑上前去,看见缸中酱料在阳光中渐渐稠浓,颜色变得深沉浓郁,像被光与火熬煮着,日影移动,悠悠荡开——那是三十个太阳一个一个落入酱缸中,沉淀出的褐色浓浆。
当雪白绵软的热馒头掰开,中间夹入晒好的西瓜酱,入口咸香四溢,又漾开西瓜的清甜,佐之以黄豆的鲜美绵软,那滋味就是中原人家最鲜美的一缕滋味。后来我求学、成家、生子,自己也成了一个女儿的妈妈,但我没能从母亲那里学会这门制酱手艺。虽也曾网购西瓜酱豆,那酱却怎么也和记忆中的味道对不上,豆子僵硬,味道寡淡,只有刻板的咸和辣。
那酱里,没有我的太阳。
去年,母亲病逝。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情意只是默默藏在亲手酿制的酱汁中,藏在她为我们这个曾经的四口之家做的每一餐中,织的每一件毛衣毛裤中,为我们默默流的每一滴泪水中……如今酱缸还在阳台的角落,却落满尘土,再无人开启——唯有阳光依旧洒落下来。
我想,那曾经被母亲收纳的三十个太阳的西瓜酱,替代了她,永恒地抚摸着我,抚摸着哥哥和父亲,抚摸着一切她惦记的亲人。
也许,全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把无数个晴好灿烂的日子,晒成内心珍藏的醇香,在每一个雨季,给我们永远的三十个太阳。
发布日期: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