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为民初心”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 记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朝天镇小安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新
文章字数:2,004

  □冉金鹭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王书记,又带能人来村里啦!”10月13日,四川省广元市水利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再次走进朝天区朝天镇小安村,村民们围着领队人热情打招呼。这位被村民挂在嘴边的“王书记”,正是广元市水利局派驻小安村的第一书记王新。一年半前,他还是坐在办公室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干部;如今,黝黑的肤色、朴素的衣着,让他成了村民眼中“接地气的自家人”。
  从机关到田间,这位29岁的青年干部,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小安村驻村工作的大门,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下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富民增收、民生难题破解的乡村振兴答卷。
  修通“希望路”:破解出行难题 打通产业发展“动脉”
  小安村是四川省306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之一,辖1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606户2068人,其中脱贫户110户361人、监测户15户52人。2024年2月,得知单位要轮换驻村第一书记,王新主动请缨,3月初便扎根小安村。
  “乡村要发展,路得先通畅。”刚驻村时,王新在入户走访中听到最多的诉求,便是2组与3组之间的道路问题。“不能让‘断头路’挡住致富路!”王新当即与村“两委”干部实地勘察,随后多次对接属地政府与派驻单位,最终争取到40万元资金用于道路加宽提质改造。
  2024年底,全长约3公里的道路改造完工,路面宽度从3.5米拓宽至4.5米,坑洼处全部平整硬化。“以前下雨天出门要蹚泥,现在开车、走路都稳当!”村民王牧文喜笑颜开,“更高兴的是,今年村里的竹笋、核桃能顺顺利利运出去,我还在施工队找了活,多了一笔收入。”道路通了,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打通了小安村产业发展的“动脉”。
  送来“致富经”:多元帮扶发力 激活群众内生动力
  “驻村帮扶不是‘输血’,而是要帮村民学会‘造血’。”王新深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要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他结合小安村实际,细分出“帮产业”“帮就业”“帮教育”“帮医疗”及政策兜底等多元帮扶模式,把“致富经”送到村民心坎上。
  在小安村的广元市朝天区济民可信林麝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整洁的圈舍里,皮毛顺滑的林麝安静栖息。为让村民能在家门口就业,王新与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与企业洽谈,推动企业深化“公司+农户”模式,吸纳周边群众参与林麝养殖、饲草采集等工作。“每天喂喂林麝、打扫圈舍,一年能挣4万多元,还能照顾家里农活,公司还给买了社保!”村民余元秀的话语间很是满意。
  对于有发展意愿却缺资金的村民,王新更是主动“搭把手”。小安村7组的谭怀珍,在家种植淫羊藿两年多,销路稳定却因缺资金无法扩大规模。王新跑遍行业部门与派驻单位,最终为她争取到3000元发展资金。“今年淫羊藿卖了2万多元,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谭怀珍的喜悦极具感染力,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已有50余户村民跟着种起淫羊藿、当归、五味子等中药材,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增收氛围。
  倾注“真情谊”:聚焦急难愁盼 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驻村工作,要走到村民生活里,更要走进村民心坎里。”这是王新常挂在嘴边的话。从留守儿童看护到特殊群体保障,从防汛减灾到日常帮扶,他始终把村民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心头大事”。
  2025年暑假,王新在走访中观察发现,村里不少留守儿童因隔代监护、教育资源短缺,沉溺于电子设备,还出现亲子疏离、情感忽视等问题。他立刻与村“两委”制定《“水利暖童心 小安常相伴”送教服务活动方案》,利用村会议室开办假期辅导班,目前已惠及近30名儿童,让孩子们在假期有了学习、交流的好去处。
  监测户吴扬兵曾被一件事难住:母亲孙守香双眼失明,又不慎磕伤腿无法行走,自己要去新疆务工,带母亲去工地不便,留母亲在家又不放心。接到吴扬兵的求助电话后,王新第一时间联系村“两委”、镇民政所与区民政局,根据老人意愿和政策,最终将其安置到养老院,解决了吴扬兵的后顾之忧。“我们每月都去探望老人,现在孙阿姨生活得很舒心。”王新说。
  防汛减灾是山区村的“重中之重”。过去,小安村应急抢险物资紧缺,一直是应急体系建设的短板。2025年汛前,王新向派驻单位争取到价值8000元的防汛物资,雨衣雨鞋、十字镐、应急手电、编织沙袋等整齐摆满物资库,物资管理、应急抢险等制度也同步上墙。“今年汛期我们出动抢险人员45人次,全村零伤亡,这些物资真是‘及时雨’!”小安村党总支书记余长江说。
  舍小家为大家:初心不改 续写和美乡村新篇
  一年多来,王新在小安村的山路上来来回回,把对群众的牵挂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而在200公里外的隔壁市,他的妻子正带着一岁的女儿工作,夫妻俩聚少离多。“对妻子有愧疚,但她的支持给了我底气。”王新把对家人的思念深埋心底,“我能做的,就是用尽全力干好工作,不辜负村民的信任,不辜负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如今的小安村,民居错落有致,公路平坦整洁,一步一景皆是陶然;产业兴了,乡风淳了,村民的笑容更甜了。王新说,接下来,他将继续握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把“金钥匙”,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小安贡献更多力量,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小安村愈发绚烂。
发布日期: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