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秋韵染遍
文章字数:1,696
  常华敏(云南)
  当大自然的画师以清风为笔,用甘露作颜料,把第一片树叶涂黄,预示又一年的秋天已悄然而至。
  秋天年年都要来临,我已习惯了,印象里没有刻意在乎过。也许是今年的雨季有点长,留意到该进入秋季了仍不见秋,心里便有些慌,竟期待起秋色早日染遍我居住的城市和乡下的老家。
  周末,呆在城里的家中,屋外阳光正好。我悠闲地坐在书房里,边看书,边泡了一杯绿茶,茶叶来自我的家乡,一个被人们声称离天空最近的茶园的地方。茶叶在杯里的沸水中缓缓舒展,慢慢苏醒,逐渐回归到茶树上的嫩芽状。馥郁的茶香,也在空气中飘溢开来,忍不住呷了一口,顿觉心旷神怡,仿佛存有疑惑的一些过往,瞬间也变得尤其清晰和明了。我更愿意在这样恬静的时光中,坐等秋天某一刻就蓦然来到我面前。
  喝了几口茶,继续看书,正看得入神,似乎嗅到一股清香隐约袭来。仔细辨认,不是茶香,是花香。于是,循着香气,出屋门,来到院子里,我的目光停滞在那棵十余年仍不见一朵花的桂花树上。只见有一些枝条布满花蕾,大部分花苞已开始绽放,数只蜜蜂正采着花蜜,然后再去酿造它们世界里的另一个秋天。
  这棵桂花树,十年前搬家时就栽下。当时已有茶盅粗,遗憾的是一直都不开花,还以为它就是一棵公树,仅善抽枝不会开花,差点就砍了。有人提点说年份足了还是会开花的,就将信将疑地把树给留下,只是不再去关注。想不到的是,它不开花则已,一开花便成传递秋讯的使者。
  今年,是一朵桂花,让我觉察了秋天的到来。
  每个人都一样,总要走过无数个秋,自己才能融入秋天,去感知她的脉动,使心中久封未解的谜题得到完美的诠释,或者将秋天定义成另一种更深刻的内涵。
  就像我,虽然沉醉于秋天那五彩斑斓的视觉盛宴,也迷恋秋高气爽的宜人光景。不过,也许是出生于乡下的缘故,我却更倾心所有田地里的庄稼都颗粒饱满,农人们的脸上均泛出丰收的喜悦。
  我也在想,其实我们活在尘世间,亲历的任何事,每一件都有春夏秋冬般的四季循环。我们在冬季时谋划,春日播种,夏季除草,然后迎来丰收的秋,又或是歉收甚至赔本的秋。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秋,按时间轴线一串,便是我们精彩的一生。
  去年,仲秋十月的某一晚,远在北京读大四的儿子,给我们夫妻俩打电话,用商量的口气说,他经过认真权衡,想放弃考研去考公。我们说只要确定的目标适合自己,尊重他的选择。
  儿子首先参加了国考,只是他来不及多准备,仓促上阵,斩获的是一个歉收的秋天。
  我和妻子激励儿子一切都已变成传说,忘掉过去,只要梦想在,就注定有一个丰收的秋天在不远处等着你。
  随口说说的秋收,竟成儿子向往丰收的不竭动力。在冲刺省考的时日里,他每天起早贪黑,不遗余力地去拔除心庭里疯长的杂草,让庄稼长得越来越茁壮喜人。
  笔试当日,儿子考完最后一科申论出来,我看他的神情有些不对劲。他说大作文近些年都没考,想不到今年突然跳出来,没写完时间就到了。我们立马调节气氛,说没事,题目难,所有考生都在面对,说不准别人还没有你考得好呢。再说,咱们有的是时间,大不了重来一轮冬春夏秋的拼搏。
  儿子背上塞满沮丧和遗憾的行囊,飞往学校去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公布成绩之日,他没有很期待地急着第一时间去查询,我们也没探问,免得影响了他的情绪。直到下午,接到他的电话,声音有些急促:“老爸,我进面试了,还是第一名。”
  第二天,儿子又将喜悦和希望塞进行囊,匆匆飞回来备战面试。
  面试出来,儿子心有余悸地说:“太惊险了,我们那个考场我第二名,第一名恰好是对手,好在笔试面试分一综合,我险胜。”
  原来,我们每个人的秋天,丰收和歉收,往往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深秋了,我们趁长假,驾起车,又一次奔向心里一直想着念着的乡下老家。
  沿途,车窗外掠过一座座山岗,一道道沟壑,树木上的叶子,有的红成一团,有的黄成一片,有的坚守着长年的深绿,绚丽多彩,灿烂了一双渴望的眼。
  每个村落,都被金黄色的庄稼和飘香的瓜果装点。我看到有农人在稻田里弓腰割谷子,也有人背着篮子在地里收苞谷,他们都将秋色收割、打包,然后小心地运回家里。
  此时,我深感眼前的每一寸土地,树上的每一片叶子,吹来的每一缕微风,甚至人们的每一块心田,悉数被秋韵酽酽地染遍。
  我在默默祝福,愿天下的人们,都拥有一个丰收的秋天。
发布日期: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