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书法烧饼摊
文章字数:1,233
  程大伟(江苏)
  经常听到有人感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梦想不过是一颗遥远的星星。”“追梦那不过是年轻人的一厢情愿,现在年纪大了还是现实点吧,把梦想埋在心底……”其实,追梦不分年龄大小。只要始终葆有一颗简单、纯粹的心,加上不计其数的反复付出,梦想终会照进现实。
  今年年初,我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老徐写字的视频。从线上互动,到线下聊天,我们两人慢慢熟络起来。老徐尽管已过天命之年,但始终与梦想相伴,左手烟火,右手书法,写出了自己的精彩。
  清晨5点的商贸城,还挟着几分微凉,老徐的梅干菜饼摊已经升起了暖融融的烟火。饼锅滋滋作响,面饼在他掌心舒展,动作娴熟得像一首重复了千百遍的老歌。可就在这满是烟火气的方寸摊位里,却藏着另一番雅致——摊前悬挂的书法作品墨香袅袅;旁边小桌上,笔墨纸砚码得整整齐齐,等着主人在卖饼的间隙,与书法来一场温柔的相遇。
  闪亮的日子往往都有一段黯淡的岁月做底色。初中二年级时,老徐攥着皱巴巴的衣角,永远地离开了课堂。那时的他或许没想过,在往后漫长的岁月里,对书法的渴望会像一颗种子,在心底悄悄扎根。1993年,他踏上跑船的路。水上的日子单调得只剩下听浪涛声,旧报纸便成了他的“练字本”。笔在报纸上摩擦出沙沙声,在他心中却成为一种天籁,赛过浪花的吟唱。
  为了把字写好,老徐可下了一番苦功夫。2000年起,他便自学书法,一本本字帖被他翻得卷了边、没了页角,他的手机里也存满了字帖图片。他最爱“欧楷”,遇到难写的字,就反复琢磨、反复练习。有时候一个字,要写上几千遍才肯罢休。在他眼里,写字从不是简单的笔画堆砌,得先静下心来观察每个字的结构,琢磨笔画的轻重缓急,要写出字的“质”,更要透出字的“势”—— 那是藏在笔墨里的心境,是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
  后来,子女成家,生活的担子轻了些,老徐便和妻子学做梅干菜饼,支起了这个小摊。从此,他的双手有了双重使命:左手揉面做饼,托起一家的烟火生计;右手握笔挥毫,追寻心底的热爱与梦想。顾客来买饼时,他热情招呼,麻利地烙出金黄酥脆的烧饼;顾客走后,他便回到小桌前,蘸墨、提笔,让思绪随着笔尖在纸上流淌。哪怕在忙碌的间隙,脑子里也总在构思字的写法,那一个个字,早已融入了他的生活点滴。
  有人问他:“卖饼已经够累了,为何还要花时间写字?”老徐总是笑着说:“写字会上瘾,一握笔,所有的烦恼都没了,心里只剩踏实。”看着顾客在等饼时驻足欣赏自己的书法,他的脸上会露出几分自豪。把满意的作品拍成视频分享到网上,网友的点赞,更让他觉得这份热爱有了温度。如今的他,在摊位前练技艺,在直播间里学书法——饼香与墨香交织成商贸城里动人的风景。
  也许生活没有太多的惊喜,但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他就像一本写满故事的书,在饼香墨韵里,把日子过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当我们面对挫折心灰意冷、停滞不前时,当我们抱怨生不逢时、运气不佳时,当我们以资源有限、年龄偏大等种种借口半途而废时,我们不妨从老徐的故事里汲取营养。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追梦人”,让我们看到,只要心中有梦,生命就永远生机勃勃。
发布日期: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