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青白江夜市的“安心密码”
成都市青白江区全链条守护夜市食品安全
文章字数:1,229
  成都的慢生活,在青白江许多夜摊美食里可见一斑。不论在美程广场、天美广场上,还是在水街,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弥漫着十足的烟火气,食客之间聊天喝酒,街头艺人歌声悠扬,小孩子嬉戏玩耍……一幅热闹非凡的青白江夜生活景象。
  今年以来,青白江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食品摊贩监管关键环节,创新构建“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执法”的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全区食品摊贩未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守住了安全底线,营造了“烟火气”,护航了“夜经济”,实现了民生底线与夜市经济的良性互动。
  青白江区专门召开食品摊贩食品安全工作部署会,明确市场监管、镇街、城管、住建、经开区管委会等五方职责边界,建立健全市管统筹、镇街巡查、城管协查的“三级联动”监管体系,实现问题发现、分派、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了从“管得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按照“三级联动”监管工作要求,青白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作为,扛牢主体职责,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取得了较好实效。一是事前准入提速,推行“一表两卡”便民服务。组织镇街开展食品摊贩备案和日常监管培训,统一编制摊贩备案信息采集表,印制食品安全常识、备案办证两张“明白卡”,将备案材料由5项精简至3项,实现“材料齐全,当场领证”,证件办理全程免费。办证结果由镇街定期告知市场监管和城管部门。截至目前,全区共办理食品摊贩备案668户,其中流动摊贩402户,疏导点内固定摊贩266户。二是事中监管聚焦“三类问题”精准整治。围绕“三防设施、制售环境、进货查验”三类突出问题,组织力量集中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群众消费安全,回应群众关切。三是事后执法提效,包容审慎守住安全底线。坚持柔性执法,让执法既有温度更有力度。将未办理摊贩备案情况纳入“首违不罚”清单,由镇街引导办证,2025年以来督促205家食品摊贩办理备案,督促整改100余条相关风险隐患,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在青白江区某夜市吃到过期兔头,已经腐烂发臭,居然还卖!只有收款码,连是哪家买的都找不到,大家请避坑。”近日,一则网友在小红书平台发布的“避坑”帖引发关注。青白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获悉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属地镇街、社区等多方力量,根据收款码信息对涉事夜市摊贩开展地毯式排查。
  经过细致比对和多方核实,执法人员最终锁定涉事摊贩。现场核查发现,该摊贩能提供完整的进货票据等资料,证明所售兔头进货渠道正规,无质量问题。初步判断,兔头出现异味系出摊时受高温影响,贮藏不当所致。在执法人员监督下,涉事摊贩主动联系发帖网友,诚恳道歉并全额退款,这起消费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青白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改革,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扎实抓好“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青白江夜经济“烟火气”更足、“安全感”更强。
  尹华林 邱兵
发布日期: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