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云南寻甸精准赋能“点亮”残疾人就业创业之路
文章字数:1,03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云南省寻甸县残联紧紧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与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精准实施系列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在促进技能转化、稳定就业增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残疾人铺就自强致富之路。
聚焦精准赋能 多方选定主题
寻甸县残联紧扣寻甸特色资源与市场潜力,全年精心组织六大主题培训。开设中草药种植加工、花卉栽培与加工、食用菌种植技术班,嵌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为大量农村残疾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拓展空间。开展民族手工制作(串珠、绣鞋垫)、手工竹编技艺培训,融合民族文化、非遗文化与市场需求,丰富残疾人就业业态,助力重度残疾人居家就业。举办特色小吃制作班,教授本土美食技艺与小微经营知识,鼓励残疾人积极融入社会生活,主动就业、踊跃创业。全年累计培训残疾人290人,实现“授人以渔”的技能储备。
聚焦培训实效 多点凝聚力量
突出需求导向,寻甸县残联培训前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村残疾人身体条件、文化水平、技能基础和就业意愿,确保课程设置与残疾人能力、本地产业、市场需求“三匹配”。突出实践为重,采用“理论+实操+观摩”模式,依托职业技术学校提供师资力量,引入关联企业现场教学、现身说法,强化学员动手能力与市场适应性培养。突出资源整合,联合人社、农业、妇联等部门及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种子资金、销售渠道等多种支持。
聚焦成果转化 多元拓展渠道
培训成效加速显现,学员就业创业形态丰富,增收路径清晰。自主创业活力迸发,“食用菌种植”学员李劝忠租用腊味村近千平方米大棚种植平菇、鸡油菌、白参菌,吸纳5名残疾人参与菌棒生产。就近就地就业效果突出,“花卉种植加工”学员肖正仙、冉龙仙在鸡街镇极乐村花卉企业务工,从事花卉修枝打岔、产品包装工作,月均收入2100元。居家灵活就业增收明显,“民族手工制作”学员陈应良夫妇、“手工竹编”学员李达森夫妇承接旅行社、工艺品店订单,居家制作手工艺品,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初步统计,超过75%的参训学员成功实现创业、就业或增收。
聚焦长远长效 多面巩固成效
寻甸县残联动态跟踪培训效果,定期回访参训学员,掌握就业情况、收入变化,评估培训实用性。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对已就业创业学员提供持续技术指导与后续服务支持。拓展合作网络,深化与企业、合作社、电商平台合作,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与订单资源。升级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动态增设进阶课程,持续提升培训成效。强化典型引领,大力宣传重度残疾人陈应良居家就业成功案例,弘扬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精神,提升残疾人的发展内生动力。
王华平 文/图
发布日期: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