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本版导读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构建全链条为农服务新体系
文章字数:1,281

  □本报记者 胡斌 文/图
  近年来,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文井镇供销社聚焦“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等核心问题,通过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打造集“耕、种、管、收、储、加、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绿色高效、联农富农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数字赋能 提升智慧农业新高度
  为促进农业生产更加便捷、管理更加高效,文井镇供销社创新引入“互联网+农业”模式,建成覆盖全域的智能管理系统,在5000亩核心示范区部署环境传感网络,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12项参数,及时生成“农田健康诊断报告”,使施肥用药精准度提升20%,病虫害防治效率提高30%。投资建设5000平方米智能育秧中心,集成自动喷灌、智能温控、育苗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实现日均育苗量6400盘,秧苗成活率达98%以上,较传统方式提高60个百分点。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150%,亩均成本下降16%。
  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种植新范式
  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创新构建“三链协同”绿色生产体系。首先是技术链,推广“三控施肥”技术,在“宜香优2115”“天泰优808”等优质稻种植中实现化肥减量15%、农药减量20%,亩产逆增10%达590公斤。
  其次是生态链,创建稻鱼共生系统,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良性生态循环,实现亩产稻谷500公斤、生态鱼60公斤,综合收益提升28%。
  随后是模式链,采用“2+3”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带宽3米、大豆带宽2米),实现玉米亩产470公斤、大豆162公斤,实现亩均产值2100元,亩均产值较单作模式提高90%。绿色种植技术带动周边发展生态种养基地1.3万亩,年减少农药使用量0.2吨。
  服务创新 构建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创新“四化”服务模式。托管多元化,推出全托管、半托管、环节托管等多种服务套餐,服务面积达3.4万亩;装备智能化,配备植保无人机、智能插秧机等设备5台套,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达1500亩/日;人才专业化,重视“新农人”培育,已培育农机手、飞防员等新型职业农民12人;服务网格化,建立1个镇级服务中心、24个村级服务站,服务半径覆盖3个乡镇。2024年累计开展土地深翻、代育代插等社会化服务3.12万亩次,帮助1042户外出务工家庭实现“离乡不丢地,种田有收益”。
   融合发展 培育产业增值新动能
  着力破解农民“丰产不丰收”“优质不优价”难题,积极构建“三位一体”产业融合体系。前端建设1000吨标准化粮仓和日处理120吨烘干中心,保障粮食产后品质;中端打造“村落香”品牌加工体系,开发胚芽米、拉罐装大米等4个加工产品,附加值提升30%;后端建立“线上商城+商超直供+集体采购”立体销售网络,与5家商超建立直供关系,实现了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跨越。2024年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200元,帮助村集体增收超50万元,实现农产品商品化率提升53%。
  遂宁市蓬溪县文井镇供销社通过搭建一个智慧管理平台、构建一套绿色技术体系、创新一批托管服务模式、培育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一条完整产业链条,有效破解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现实难题,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下一步,该社将持续深化改革,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发展质量,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发布日期: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