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青川木耳:岁月歌吟与时代的味蕾
文章字数:2,527
  向明月(青川)
  在四川盆周山区北部,有一片神奇而肥沃的土地——青川。这里山川秀美,气候温润,是著名的木耳之乡。青川木耳,以其朵大质厚、色泽深邃、口感细腻滑美而著称,是四川省黑木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从青杠原木的自然生长到集约式袋料培育,青川木耳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更承载了这片土地上农人的心血与智慧。
   青杠原木的自然生长:
  木耳的野生时代
  在青川的崇山峻岭之间,青杠树挺拔而坚韧,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也孕育了木耳这一珍贵的食材。
  据地方志记载,青川生产黑木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山民们用马帮、人力将黑木耳运到成都、江油、西安等地销售,甚至在中坝场(今江油市)设有青川木耳专销店。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青川木耳主要依靠青杠树等壳斗科树种的自然腐朽而滋生。那时,农人们会在立秋以后至立春前,选取营养最充足、水分最少的青杠树,将其砍伐并锯成1.2米左右的段木,然后在野外自然风干至两端有裂纹。这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段木,就是木耳生长的天然温床。
  每当雨后初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青杠段木上,木耳便如雨后春笋般探出头来。它们紧紧地依附在段木上,吸收着大自然的养分,逐渐长成一朵朵乌黑油亮的精灵。那时的木耳采摘完全依赖于自然生长,产量有限,但每一朵都凝聚了大自然的精华,口感细腻滑美,柔而不腻,味道清香,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菌种采集与段木栽培:
  人工干预的初步尝试

  新中国成立后,青川木耳的生产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采集野生黑木耳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培育出可供栽培的菌种。这一时期的青川木耳生产,虽然仍然依赖于自然生长,但已经有了人工干预的痕迹。
  在青川的一些村落,农人们开始尝试用段木栽培的方式来种植木耳。他们选取无病虫害的青杠树、板栗树、水湘树等壳斗科树种作为耳棒,用凿子、电钻或皮带冲在段木上打孔,然后将培育好的菌种填入孔中,用树皮盖好。接种后的段木需要按树种、粗细分类,上堆发菌,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菌丝逐渐在段木中蔓延,最终形成木耳子实体。
  这种段木栽培的方式虽然比自然生长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受到天气、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量和质量都不稳定。然而,这毕竟是青川木耳人工栽培的初步尝试,为后来的集约式袋料培育奠定了基础。
  集约式袋料培育:
  现代科技的结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青川木耳的生产迈入了新的高度。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和种植方式的不断创新,集约式袋料培育逐渐成为主流。这种种植方式利用袋子作为培养基质,将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混合后装入袋子中,再进行高温灭菌、接种培养菌丝等步骤。与段木栽培相比,袋料栽培具有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在青川的一个木耳种植基地里,这里的农人们将新鲜的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耐高温的袋子中,扎好口后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灭菌后的袋子冷却到适宜温度后,便可以进行接种。接种后的袋子被整齐地排列在培养架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菌丝在袋子中逐渐蔓延。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菌丝逐渐长满了整个袋子。此时,农人们会在袋子上均匀地开洞,让木耳子实体从洞中探出头来。随着子实体的逐渐长大,农人们会定期喷水、保持通风和光照,以促进木耳的生长。当木耳长到一定大小时,便可以采摘下来进行晾晒或烘干处理。
  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佳肴

  在青川,人们将木耳与各种食材搭配,创造出了无数美味佳肴。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青川木耳炖鸡。这道菜将青川木耳与土鸡一起炖煮,木耳的清香与鸡肉的鲜美相互融合,汤汁浓郁而醇厚,口感细腻。
  除了木耳炖鸡外,青川还有木耳炒肉、木耳凉拌菜、木耳汤等多种美食。总之,无论是家常小炒还是宴席大菜,青川木耳都能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赢得人们的喜爱。
  每一种美食都凝聚了青川人民的智慧和创意,让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青川的历史与文化。
  青川木耳之所以备受青睐,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更因为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青川黑木耳色泽深、耳朵大、肉厚、有光亮感,质地鲜脆、滑嫩爽口,膨胀率高,吸水性强,这些特点使得青川木耳在烹饪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汤汁,口感更加鲜美。
  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
  从山间美味到地理标志产品

  青川木耳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2004年1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青川黑木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青川黑木耳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青川木耳品质的肯定,也是对青川农人辛勤付出的认可。
  在青川的土地上,木耳的栽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习惯。农人们世代传承着独特的栽培工艺,用心呵护着每一朵木耳的成长。他们的辛勤付出不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味与健康。青川木耳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的象征。
  远销海外成亮丽名片:
  从地方特产到全国闻名

  随着青川木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它已经从地方走向了全国市场。在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和电商平台上,都可以看到青川木耳的身影。它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同时,青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木耳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引领等方式推动木耳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还积极引进和培育加工企业,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增值空间。
  如今,青川木耳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耳林近50万亩,其中纯耳林主要集中在三锅、茶坝、营盘等乡镇。年产量上万斤的村有三锅乡黄水村、茶坝乡兴隆村,产量居全国前茅。青川木耳不仅在国内市场深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青川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青杠原木的自然生长到集约式袋料培育,青川木耳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科技的进步。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木耳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孕育出独特的品质和风味。青川木耳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地域特色的象征。它凝聚着农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承载着大自然的恩赐与祝福。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青川木耳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味与健康。
  这里的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木耳的传奇故事,让一朵朵乌黑的精灵成为了青川的骄傲和象征。
发布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