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老旧小区“旧地升级” 社区居民幸福四溢
文章字数:1,526

“以前大家都想着往外搬,现在却舍不得走了。”12月25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乡街道津碧社区居民胡小兰沐浴着冬日暖阳,正在改造后的汇粮小区里荡着秋千,见到笔者后,她满意地说。
近年来,宣汉始终坚持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补齐县域经济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的重要举措。通过路面整治、管网管线改造、绿化和共享活动区建设、加装电梯等方式,对建筑进行风貌改造,实现了小区环境由“旧”到“新”、小区治理由“乱”到“齐”的改变。
由老变新 老旧小区实现华丽转身
道路油化后变得干净整洁,重新规划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冬日的午后,居民们惬意地在院子里晒太阳、拉家常。
津碧社区党委书记曹天贵回忆,2022年3月,初到津碧社区工作,接手工作的第一天他便深入社区各个网格走访,倾听群众诉求。
一场场院坝会接连召开,津碧社区11个居民小组的群众代表、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议老旧小区改造的大事。2022年5月,汇粮小区改造基本完成,新建围墙、非机动车棚、大门门头,移栽树木,新增灌木……改造后的汇粮小区实现了“华丽转身”,既好看又好住。
在小区的粮食文化长廊,装饰着粮票、农耕工具等,与精心设计的石椅石桌花坛相得益彰。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宣汉县顺着小区属性,挖掘集体文化,还原群体记忆,让文化传承得以延续,使居民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宣汉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与此同时,小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代表起草的《业主公约》,在业主大会上得到全体业主的一致支持。21个单元300多户业主,从此有了统一的组织管理。
漫步小区内,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车辆在新规划的停车位有序停放,在湛蓝天空的衬托下,一幢幢楼房相映成趣……谁能想到,这是一个“高龄”的老旧小区。
从无到有 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针对小区“一老一小”占比较高的实际,以及健身难、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津碧社区利用辖区危房拆除的契机,释放小区空间,增加健身、议事等场所,增配健身器材,完善门禁、照明、监控等设施。
“老旧危房拆除后,我们将利用其‘贴近群众’的位置优势,原地打造公共服务阵地。”宣汉县东乡街道办副主任王艳介绍,届时,不光小区的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可以在此办公,社区还将在小区设置便民服务点,街道下放一批服务事项,让群众在小区就能办大事。
有了宽敞的阵地,不光是办事方便了,小区的各种兴趣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自发组织了起来。茶余饭后,小区居民总喜欢三五成群聚集到楼下,或打乒乓球、羽毛球,或练书法、下象棋,尽享休闲时光。
“以兴趣社团为载体,我们不断深化为民服务,拉近和居民的距离。现在不仅小区居住环境好了,居民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曹天贵说。
人心齐、泰山移。得益于社区干部与小区居民的团结一心,津碧社区在老旧危房拆除工作中,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70户的协议签订。
津碧社区居民李勇说:“现在邻里关系相当和睦,虽然儿女想让我们去新开发的小区居住,但是我们舍不得搬走,还是这里住着舒适幸福。”
由点到面 全县老旧小区改造热火朝天
不仅是津碧社区,如今在宣汉的各个街道、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都在火热地开展中。
在八仙楼片区,谈起最近小区的变化,居民脸上满满都是幸福感。曾经黯然失色、老旧破败的街道、管网,如今已经改造焕然一新;曾经线路缠绕、安全隐患丛生的下城壕,已化作安逸闲适的文艺小巷,成了热门打卡地,吸引无数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
据了解,今年以来,宣汉县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个,涉及居民6512户。
“在改造的同时,我们着力突出‘山’‘水’‘城’的城市特色,针对不同小区特点,融合红军文化、巴人文化、土家文化等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让文化变‘亮点’、小区变‘景点’,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宣汉县住建局局长谢贵阳说。
张平 周浩瀚 文/图
发布日期: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