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碧水悠悠润青神 半城山水半城竹
文章字数:4,183
县领导主持召开水土保持工作会
眉山市人大调研水土保持工作
四川省水利厅调研水土保持工作
岷江航电工程
椪柑现代农业园区
复兴水库扩建工程
汉阳忆村
水是生命之源,土为万物之本,留住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位于川西平原西南边缘的眉山市青神县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建设、岷江流域生态屏障项目建设、河流综合整治等,形成了生态宜居与经济稳定的良性循环治理模式,建成了规模大、措施体系完善、监管机制健全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每一项水土保持治理成果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关心重视,也凝聚着水土保持工作者们的心血和付出。
青山为证,绿水为凭。青神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乘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东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科学精准推进县域水土保持生态平衡。境内“一江五河三十二溪流”纵横交错,溪水潺潺、翠竹苍苍,演绎出“半城山水半城竹”的神韵,打造出富裕文明、和谐秀美的“青神样板”,交出了一份美丽青神建设的绿色答卷。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村村换新景景如画
青山绵绵,碧水悠悠。漫步在青神大地,总能望见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青神县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贯穿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过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青神,助力乡村振兴。依托青神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及青神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项目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各地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幅“村村换新、处处皆景、景景如画”的生动图景。
实施城市形象两年提升行动,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70公顷,建成市级森林小区(单位)8个。推进森林乡村建设,乡镇和村庄绿量持续增加,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小镇1个、森林乡村8个、省级森林小镇3个。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投资2.9亿元实施岷江流域生态屏障项目建设,建成竹里海棠、竹里桃花公园。实施“年万亩栽竹”计划,建成尖山、天池、白果3个万亩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
深入开展“河长”治水、基础设施提标升级、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态治理“五大行动”,强化水污染防治攻坚。岷江、思蒙河、金牛河水质为Ⅲ类,粤江河、沙溪河水质为Ⅳ类,市管河流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探索创新危废管理新模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危废规范难、管理难、费用高的难点和痛点,全县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100%。
依托创建森林城市,全力推动六大工程。青神县致力于推动森林进城工程、森林围城工程、乡村森林工程、林业富民工程、森林文化工程、三防及保障支撑工程六大工程。目前,该县已建成竹里桃花公园、竹里海棠公园、合悦湖公园、竹林湿地公园、国际竹艺城、中岩公园等,绿地质量显著提升;建成华瑞国际、滨湖湾等森林小区;巩固提升竹艺绿道、机械绿道、林荫道路等城市道路绿化,打造了30千米最美竹林风景线。
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8.8%,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现全县已发现萤火虫栖息地11处,有青竹街道桥楼村岷江段、国际竹艺城、中岩寺景区和高台镇百家池村4个珍稀鸟类集中地。
全县以人居环境六大行动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覆盖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过程实现农业面源污染可管可控、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全方位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坚持因地制宜,抓好厕所、污水、垃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6.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98.1%,垃圾处理率100%,居全省前列。
一组组扎实的数据,成为青神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最佳表达。
生态保护打出“组合拳” 农民吃上“旅游饭”
青神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扶贫工作,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向林农兑现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0.31万元。实施岷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项目,依托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完善经营主体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更多脱贫群众参与生态产业增加收入。大力发展竹编产业,以环龙生科为引擎不断壮大竹浆造纸业,促进全县竹资源利用,带动林农就业增收,力争实现全县竹产业产值40亿元以上,竹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以上。
青神以竹编特色小镇为抓手,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年万亩”栽竹计划,建立“竹农+国有公司+龙头企业”销售模式。围绕国际竹艺城景区,建成“竹里稻香”“竹里院子”“竹里巷子”“竹里书屋”等竹文旅项目,形成网红竹文旅IP。同时,青神以东坡文化为主题,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户外运动为一体的都市休闲旅游业态。并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推进岷江文旅宜居度假带建设,创新推出了竹里荧光游、红色西山研学游、忆村露营游、唤鱼公园灯光秀等,实现了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
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以绿色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因地制宜发展藤椒、桃、李等经济林,进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管理。依托“中国椪柑之乡”的美誉发展椪柑产业,推行高标准建园、标准化管理,推广留树保鲜、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近年全县新增高标准果园3万亩,带动老果园标准化改建2万多亩,种植户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竹产业+生态旅游业。依托“中国首家竹林湿地”,打造10万平方米竹林康养基地。依托兰沟村民房,打造集住宿、休闲、娱乐、竹编技艺展示等为一体的竹编第一村民宿街区,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利用萤火虫资源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出“竹里萤光”文旅IP,点亮乡村旅游夜经济。另外青神县投资35亿元新建的占地1500亩、年制浆20万吨的斑布竹产业园已正式投产。实施“年万亩栽竹”计划,建立“竹农+国有公司+龙头企业”销售模式,加快了斑布竹产业园推进,国际竹产业展览中心、国际竹文化中心提档升级,总投资1.68亿元的竹里院子、竹里巷子、竹里书屋建成投用,“一园两馆两中心三基地”竹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实施“年万亩栽竹”计划,尖山、天池、白果竹产业基地被认定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
水土流失治理助推新型农业发展。罗波乡龙泉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流域农业生产综合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罗波乡明确以柑橘等特色产业为主,观赏花卉为辅的农旅融合发展定位。金牛河农旅园区引进青神县家华农业科技种植有限公司,开发打造集标准柑橘果园、观光采摘园、水岸花果民宿园、水岸花堤景观区、田园康养度假区、水果精深加工生产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引入2个业主,投资建设标准柑橘园。群众参与,培育新型主体。小溪富民大雅种植专业合作社、西坝绿鎏春种植合作社带动1000户群众参与小溪农旅产业园柑橘种植,撬动社会资金500万元,新种植柑橘面积3000亩。目前,全乡注册农业开发公司2家、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12个、农家乐1家。
青神县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带来了良好生态,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以竹产业、美丽乡村、椪柑产业园为主的生态休闲农业得到发展壮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开展治山理水、脱贫致富的成功实践。
织密水土管护“责任网” 共享生态红利
多年来,青神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先后开展了罗波乡龙泉片区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相关工程、高标准农田、岷江生态屏障建设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助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基本面。
基于良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等国家和四川省战略布局,青神积极促进竹产业、椪柑产业、经济农业、竹文化等融合乡村旅游观光,形成文旅、农旅等特色农业区域品牌。
瞄准区域经济战略定位,将水土保持工作融入“全国特色产业示范县”建设,陆续创建五星级农业集约化产业园区推动乡村振兴,减少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影响。因此,青神县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水土保持协同林(竹)果经济开发”“水土保持协同文农旅融合”“水土保持协同集约化农业”等具有青神特色及自身经济发展定位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路子,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有效转化。
不断探索努力,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引导群众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先后开展水土保持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普及水土保持知识。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举办水土保持主题宣传活动。将水土保持内容纳入小学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水土保持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理念。开展水土保持进社区活动,以科普讲座、文艺比赛等全面提升广大群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每年宣传活动期间发放宣传册、挂历、水保宣传作业本,增强乡镇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水土保持意识,近年调查结果显示:“保护水土资源,守护绿水青山”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水土保持,人人有责”观念已深入人心。通过不断宣传培训,青神县公众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极大热情。
青神县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模式与产业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获得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的宣传报道,起到了良好的推广辐射作用,为类似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路子,并得到了相关部门广泛认可,起到了不断引领示范作用。如今,青神县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起到极大的示范效应。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神县将朝着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的宏伟目标,努力开创预防保护、生态治理、监督管理、监测预报、经济转化“五位一体”的水土保持新局面。全面围绕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持续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各类项目治理区的管护和管理,促进各类措施水土保持功能和效益持续发挥;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理念创新,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成效,更好地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总体上,青神县将对标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标准,不断固长板、补短板,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引领示范。
陈业 文/图
发布日期: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