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妈妈,请你原谅我!”
文章字数:4,019
□吴淳友 本报记者 李国华
2023年5月,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医疗帮扶的号召,作为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专家的陆静被派到了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人民医院,担负起第二批“组团式”帮扶队员的职责。
一边是白玉县人民的健康,一边是卧床多年做血液透析的母亲需要陪护,她犹豫过、退缩过、彷徨过,可是,面对这里的患者要长途奔波到康定或成都才能治疗的时候,她内心又变得坚定而执着,那就是在当地建成血液透析中心,让他们可以就地治疗。
作为医院的骨干,陆静可以用自己的专长守护白玉县人民的健康,为白玉县的发展出一份力,这将实现自己学医的初衷。
尽管这样的选择很痛苦,陆静还是在2023年5月28日毅然踏上了前往白玉县帮扶的征程。
这一路走来,陆静说她最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特别是母亲,在最需要她的时候没有照顾到,即使在临终时,也没有看到妈妈最后一眼,成为自己最大的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讲到这里的时候,陆静早已泪眼婆娑。
俗话说石头虽小垒成山,羊毛虽细织成毯。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倾力支持下,在陆静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白玉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于2024年初科室开科至今,运转顺利,已开展血液透析500多人次,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也是满分,每当看到这些患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给陆静和她的同事们竖起大拇指,嘴里说着“卡着,门巴”时,陆静流下了幸福的泪水,这一刻,她感觉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值得。
翻越高山 敢于自我挑战
2023年5月28日,从成都到白玉县,汽车一路颠簸在崇山峻岭中,不知翻越了多少座高山,对于第一次踏上高原之路的陆静来说,只有一路的头晕头痛、呕吐,伴着无尽头的道路,她默默地忍受着。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医疗帮扶号召,结合甘孜州白玉县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决定选派第二批“组团式”帮扶队员去白玉县的时候,对医院骨干的陆静来说,一边是常年生病的母亲需要她照顾,一边是白玉县人民医院拟筹建的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她现场规划和指导。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怀着对母亲的愧疚,陆静还是毅然加入了帮扶队伍。
到达白玉县人民医院初期,因科室尚在筹建阶段,陆静接到的任命是内科副主任,承担科室查房、门诊、会诊、带教、体检、新技术开展等任务,同时积极完善血透室开科必备的相关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72项。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身体的不适,陆静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工作调动,更是一场自我挑战。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也激发了她内心深处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陆静暗暗发誓,必须尽快适应高原的缺氧环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定要将白玉县人民医院的血液透析科建设好。
初来乍到,摆在陆静面前的只是一张空白的图纸,这里没有一名专科医生和护士,一切将从零开始。而这张图纸也是委托第三方机构设计的,有多处不规范。
看着空空如也的四壁,陆静默默地坐下,根据自身经验,再次优化诊疗线路,规划诊疗流程。亲手制定科室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72项,确保新科室能够在规范、合理的框架内顺利运行。
此后,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雪,陆静都与白玉县人民医院的领导班子在施工现场督导,共同梳理院感要求、医保项目、检验需求、药品需求、护理规范等。
在这里,陆静不仅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一名科室管理人员。她讲道:“工作上的事情我一点也不敢马虎,必须让高原地区的二级医院按照内地三甲医院的标准进行规范施工。”
经过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白玉县人民医院血液中心的建设一天一个新样,也一步步从构想变为现实。
陆静表示,缺氧不能缺精神,一定要用自己的医者仁心和精湛的医术,攻坚克难,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指数。
妈妈病危 风雪归家路
2023年12月,冬天的白玉高原大雪纷飞,血液中心建设已经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劳累了一天的陆静被一个电话从梦中惊醒。
“姐姐,妈妈昏迷了,120把她送到医院检查,CT提示脑出血,我把片子发给你看看。”弟妹的一通电话惊得陆静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
当她看到CT片子上母亲的出血区域、CT报告上洋洋洒洒几百字的描述,这一刻,陆静感觉天塌了,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完了、完了,出血量太大了……”
冲出卧室,迎着凌厉的风雪,陆静朝着成都方向,大哭不止:“妈妈啊妈妈,但愿你能挺过来,女儿马上赶回来看你!”
陆静的母亲肾功能不全已有30余年,透析也长达8年。
2015年前,陆静还是一名内科医生,自从母亲患病后,她目标明确成为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肾病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治医师,为了母亲少受病痛折磨,她努力学习透析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白玉县工作的这段日子里,妈妈每个月都会将检查结果发给陆静看,陆静也会根据母亲的化验情况调整药物。用她的话说,一直以来都在为母亲的病症“缝缝补补”,好在妈妈的病情一直比较平稳。
如今陆静才离开半年,母亲的病情却突然恶化。
“什么叫热锅上的蚂蚁?那一刻我就是那只蚂蚁。我多么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可以马上飞到她身边。那一刻,我也在千百遍自责,如果我不离开、我不走那么远,如果我还在成都,妈妈的病情是不是不会恶化?”
陆静说,“我要救我的妈妈,我不能让她离我而去。”她马上在手机上订机票,但残酷的现实告诉她,没有机票。因为天气恶劣,不能满足航班起飞降落的条件,当地的航班已经取消很多天了。相距千里,如何才能快速回到需要她的妈妈身边?
白玉县人民医院领导得知后,立即给陆静派了一辆车向成都出发,一路上风雪交加,车轮在皑皑白雪和暗冰上缓慢前行。陆静一路祈祷着妈妈平安,一路忍受着颠簸与高反带来的痛苦。
真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陆静的汽车走到炉霍县境内的一个山头上,突然趴窝了,在这荒郊野岭,真是绝望透顶。
“什么叫无助?在这风雪夜,我体会到了。”陆静说。
好在甘孜州人民医院的同行,一路上都在发消息关心和安慰陆静,并立马帮她约到一辆出租车,从凌晨到夜晚,一路跋涉在风雪中,也不知走了多久,陆静终于“囧”到了成都。
她忘记了疲惫和饥饿,站在华西医院病房外。
陆静得知,妈妈已经做完手术躺在ICU里,非探视时间,她根本见不到人。在她人生中第一次以家属的身份,久久地站在ICU的门前,平时都是她跟别人交代病情,如今角色反转。唯有亲身经历、方能感同身受,虽然陆静一直以来对她的病人很好,从业十余年来收到过很多表扬信、锦旗,也没有一起投诉纠纷,但经历了这次对妈妈的守候以后,陆静暗暗发誓:“今后,我一定对我的患者更好。”
终于熬到了探视时间,头上打满了绷带,全身插满了管子,整个头部完全肿得变形的病人出现时,陆静傻眼了。要不是床头卡上的信息出现妈妈的名字,她压根儿不相信那是她妈妈。妈妈在以前曾经开玩笑说过:“丫头,如果我有一天不行了,千万不要抢救我,太痛苦了。”
虽然“违背”了妈妈的意愿,但陆静依然含着泪对医生说:“老师,我只希望你们全力以赴,该怎么治就怎么治,谢谢。”
每当探视的时候,陆静只是轻轻地呼唤:“妈妈,你要坚强、你要加油哦!”
因为妈妈的病危,陆静匆匆离开了援助的白玉县人民医院的岗位,但是工作并不能落下,微信、电话、视频,依然远程指挥着科室的各项工作推进。
12月19日,甘孜州卫健委发文:21日专家组将从康定、甘孜两个方向出发,对白玉县三大中心展开验收检查。
得知消息后,内心万分纠结的陆静在忠孝之间艰难抉择,一边是生她养她的妈妈病危需要她陪伴,需要她送妈妈最后一程,一边是高原上透析患者渴望的眼神。
白衣天使的使命驱使陆静毫不犹豫地决定返回工作岗位,接受专家们的检查验收。“只有早日验收合格,中心才能早日投入使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陆静说。
你的笑容 值得我所有付出
恋恋不舍地看了看昏迷中五官变形的妈妈,陆静眼含泪水走出病房。她知道,这一别也许是永别,但她不敢多想,匆匆招呼出租车朝车站赶去,高原上的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她,她与白玉县人民医院的同事们半年多来的辛苦付出,到了该接受专家组检验的时候了。
从成都开往康定的大巴车上,陆静依然与岗位上的同事们保持着紧密联系,也时时牵挂着病危的妈妈。
12月20日下午,陆静终于赶车到达康定市,21日一早又跟随康定专家组成员坐车赶赴白玉县。19点45分,陆静刚来到白玉县人民医院,正准备去检查血透室,她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华西医院的医生打来的电话,让她去签署妈妈的死亡通知书。
闻听此噩耗,陆静感觉天旋地转,眼泪不断地涌出,脑中也是一片空白。强撑着身子,她找到一个没人的角落,泪如雨下,朝着成都的方向跪了下去。从这一刻起,她失去了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妈妈临终时,陆静没有看到她最后一眼,这是她今生最大的遗憾。
想到现在正是工作的关键时刻,陆静只有给家人打电话,让他们帮着料理妈妈的后事,待她回来后再尽一个女儿的孝道。
陆静擦干眼泪,收拾好心情,转身便投入工作。
12月23日,白玉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并颁发了开科批文。
2024年1月5日,白玉县人民医院透析科正式开科运行,接诊病人,这标志着当地血透患者再也不用为透析治疗而奔波他乡了。
其实,科室的医护人员血透技术都是从零开始,陆静手把手为他们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培养本土血透专业医生和护士,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当地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
如今,白玉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的医护人员都能独立上下机,科室正常运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有的付出,陆静觉得是有意义的。
为了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陆静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公益和指令性任务,如下乡、义诊、地氟病筛查等,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陆静只有通过电话和家人保持联系,但她更清楚,高原上的患者们更需要她,为了“大家”,她只得暂且放下“小家”。
“太感谢陆医生了,是她给我们患者带来了福音。”每每提到陆静,白玉县的患者都赞美有加。
2024年10月15日,陆静被甘孜州白玉县委、县政府评为年度优秀人才先进个人。
初心不改,步履向前。陆静说:“让这里的患者不再东奔西走,可以就近看病,身体得到康复,我感到从事的是一份伟大的事业。虽然我亏欠了家人,但换来了当地百姓的健康,值!”
(图由被采访者提供)
发布日期: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