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絮语龙门浩
文章字数:1,595
罗毅
一则《“泼天的富贵”接住了!重庆这个街道旅游年收入超270亿元》的消息,让我记起了前些天的龙门浩之行。
南滨路上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龙门浩老街、下浩里,眺望江对岸的重庆母城,与凌空飞越的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毗邻。如今眼下,已然是8D魔幻超大城市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
驻足老街任何一个点位,总能见到桔黄色甚至玫瑰红的灯光,从青砖黛瓦的屋顶、拱门、屋檐、巷道里飘逸而出,氤氲或浓或淡的城市气息。呼朋唤友的人们,慕名这一片以茶肆、饭馆、书院、咖啡吧、博物馆、玩具店为主打的坡地,登山、拍照、观江景。兴之所至,来一餐烧烤,整一顿火锅,呷一碗重庆小面或川北凉粉,安慰味蕾。或者寻一处静隅,安心读书、茶叙、冥想,完成打卡老街的“套路”。
那年,下浩里动迁。应晨报老记者李炼邀约,我们“抢救性参观”古树青藤缠绕的别墅区,拍摄老屋旧宅前的石砌台阶、雕栏玉砌、黑漆大门。信步密如蛛网的电线、网线下方,欣赏黄葛树下画师们作画,逗撩随处可见的小猫小狗,喝一盏茶摊上的老鹰茶,听快活的公鸡打鸣……爽爽的豆花饭后,与石板街上晒太阳、打瞌睡的老人闲聊,让思绪陷入下浩里如烟似雾的往事轶闻。
开埠遗址公园和老街开街之时,我第一时间领着母亲和妻子,来到这片依山而建的街区,走过石板街、吊脚楼、穿斗房、老宅院。沿着青砖铺地的小径、曲折向上的石梯,绕着虬枝舒展的黄葛老树,欣赏修旧如旧、浴火重生的老洋行、旧别墅,站在做工精细的堡坎上,手扶石栏杆,打量旧房新屋上的木壁板、红灯笼和楹联,看盘根错节的黄葛、乌桕古树新芽勃发,沉醉于绿树红花、鸟语花香之中。
今年的国庆假日,天气晴好,火焰般的三角梅,怒放在老街的墙头。穿过“里外巷子”如潮水般推进拥出的人流,在一众商家的吆喝声中,我与妻寻去书院,安坐斗室,在拿铁咖啡的香浓味道中,望窗外滚滚东流的长江,发思古之幽情——
古城重庆,城在渝中半岛。长江、嘉陵江交汇在不远处的朝天门。重庆古城有九开八闭十七门之说。城东的东水门,隔长江与龙门浩相望。传说北宋年代,眉山苏轼父子乘船东下。船至重庆,见南岸有支流注入长江。一条巨大的顺江石梁被江水劈开,豁口两侧巨石,酷似昂首龙头。苏子遂令船夫驾船进入浩中,停船登岸,即兴游览。见南山脚下的小村群山相依、秀水环绕,东坡欣然命笔“龙门浩”。年深月久,成为代代相传的地名。
那渝州古八景之一的“龙门浩月”,又是何意?妻问。
1751年,巴县知县王尔鉴在《小记》中记述:浩在太平门大江对岸禹庙前。水中二巨石,各大书楷行“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石断处可容艇子出入,曰龙门。龙门右有大碛曰黄鱼岭,江水西南来,必扫碛澳徐折而出,水脉横涌江心,回旋圆转,其形如月。浩即港,巴人谓小港为浩也。又赋诗一首: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我说这些史料,全部出自彭伯通老先生笔下。
所谓浩月,原来指的是石梁内汤汤江水中的巨大漩涡,状如冰轮啊。才疏学浅的我,还以为指代那夜空中高悬的皓月呢。妻子不好意思地说。我说那也不一定准确,有人还认为就是浩中水面如弯月呢……
离开书院后,从“既下山”处,来到原重庆人民银行职工宿舍。见围墙之内,北欧风格的青砖黑瓦二层小洋楼,掩映在古树丛中。呵呵,原本打算进楼观光,却吃了“闭门羹” —— 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已经被商家辟为宾馆酒店。作为曾经的央行人,我只能眼望紧闭的大门,表示些微的遗憾。
离开老街的时候,站在南滨路上,回望坡地上高耸的百年小洋楼,我竟心心念念,有些不舍——
眼前这一幢买办的小洋楼,几经周转易手,成为重庆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和中国银行国际部办公地。遥想当年,此地巨商大贾云集、达官贵人出没,该是何等的风流?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百年沧桑,旧日的龙门浩枣子湾、玄坛庙、建业岗、马鞍山,早已旧貌新颜。
时光荏苒。该去的去了,该来的来了。新重庆,生机勃勃,别有洞天。
(作者系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主席)
一则《“泼天的富贵”接住了!重庆这个街道旅游年收入超270亿元》的消息,让我记起了前些天的龙门浩之行。
南滨路上的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龙门浩老街、下浩里,眺望江对岸的重庆母城,与凌空飞越的长江索道、东水门大桥毗邻。如今眼下,已然是8D魔幻超大城市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
驻足老街任何一个点位,总能见到桔黄色甚至玫瑰红的灯光,从青砖黛瓦的屋顶、拱门、屋檐、巷道里飘逸而出,氤氲或浓或淡的城市气息。呼朋唤友的人们,慕名这一片以茶肆、饭馆、书院、咖啡吧、博物馆、玩具店为主打的坡地,登山、拍照、观江景。兴之所至,来一餐烧烤,整一顿火锅,呷一碗重庆小面或川北凉粉,安慰味蕾。或者寻一处静隅,安心读书、茶叙、冥想,完成打卡老街的“套路”。
那年,下浩里动迁。应晨报老记者李炼邀约,我们“抢救性参观”古树青藤缠绕的别墅区,拍摄老屋旧宅前的石砌台阶、雕栏玉砌、黑漆大门。信步密如蛛网的电线、网线下方,欣赏黄葛树下画师们作画,逗撩随处可见的小猫小狗,喝一盏茶摊上的老鹰茶,听快活的公鸡打鸣……爽爽的豆花饭后,与石板街上晒太阳、打瞌睡的老人闲聊,让思绪陷入下浩里如烟似雾的往事轶闻。
开埠遗址公园和老街开街之时,我第一时间领着母亲和妻子,来到这片依山而建的街区,走过石板街、吊脚楼、穿斗房、老宅院。沿着青砖铺地的小径、曲折向上的石梯,绕着虬枝舒展的黄葛老树,欣赏修旧如旧、浴火重生的老洋行、旧别墅,站在做工精细的堡坎上,手扶石栏杆,打量旧房新屋上的木壁板、红灯笼和楹联,看盘根错节的黄葛、乌桕古树新芽勃发,沉醉于绿树红花、鸟语花香之中。
今年的国庆假日,天气晴好,火焰般的三角梅,怒放在老街的墙头。穿过“里外巷子”如潮水般推进拥出的人流,在一众商家的吆喝声中,我与妻寻去书院,安坐斗室,在拿铁咖啡的香浓味道中,望窗外滚滚东流的长江,发思古之幽情——
古城重庆,城在渝中半岛。长江、嘉陵江交汇在不远处的朝天门。重庆古城有九开八闭十七门之说。城东的东水门,隔长江与龙门浩相望。传说北宋年代,眉山苏轼父子乘船东下。船至重庆,见南岸有支流注入长江。一条巨大的顺江石梁被江水劈开,豁口两侧巨石,酷似昂首龙头。苏子遂令船夫驾船进入浩中,停船登岸,即兴游览。见南山脚下的小村群山相依、秀水环绕,东坡欣然命笔“龙门浩”。年深月久,成为代代相传的地名。
那渝州古八景之一的“龙门浩月”,又是何意?妻问。
1751年,巴县知县王尔鉴在《小记》中记述:浩在太平门大江对岸禹庙前。水中二巨石,各大书楷行“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石断处可容艇子出入,曰龙门。龙门右有大碛曰黄鱼岭,江水西南来,必扫碛澳徐折而出,水脉横涌江心,回旋圆转,其形如月。浩即港,巴人谓小港为浩也。又赋诗一首:石破天开处,龙行俨禹门。魄宁生月窟,光自耀云根。雪浪盘今古,冰轮变晓昏。临风登彼岸,涂后有遗村。我说这些史料,全部出自彭伯通老先生笔下。
所谓浩月,原来指的是石梁内汤汤江水中的巨大漩涡,状如冰轮啊。才疏学浅的我,还以为指代那夜空中高悬的皓月呢。妻子不好意思地说。我说那也不一定准确,有人还认为就是浩中水面如弯月呢……
离开书院后,从“既下山”处,来到原重庆人民银行职工宿舍。见围墙之内,北欧风格的青砖黑瓦二层小洋楼,掩映在古树丛中。呵呵,原本打算进楼观光,却吃了“闭门羹” —— 寸土寸金的风水宝地,已经被商家辟为宾馆酒店。作为曾经的央行人,我只能眼望紧闭的大门,表示些微的遗憾。
离开老街的时候,站在南滨路上,回望坡地上高耸的百年小洋楼,我竟心心念念,有些不舍——
眼前这一幢买办的小洋楼,几经周转易手,成为重庆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和中国银行国际部办公地。遥想当年,此地巨商大贾云集、达官贵人出没,该是何等的风流?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百年沧桑,旧日的龙门浩枣子湾、玄坛庙、建业岗、马鞍山,早已旧貌新颜。
时光荏苒。该去的去了,该来的来了。新重庆,生机勃勃,别有洞天。
(作者系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主席)
发布日期: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