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川渝人大代表携手共办民生实事
文章字数:1,590
调研组现场研究讨论在官家沟(大堰口)河段河面最窄处修桥的可行性
调研组现场查看桥梁选址地点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依托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目标和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整合资源联合发力,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创新探索毗邻地区合作机制,有效打破行政壁垒,积极关注并解决交界地区的民生实事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交界地区的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和福祉,全力助推遂潼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携手共建桥梁 畅通两地交通
近日,古溪、蓬南两镇人大联合开展了以专题视察调研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古溪镇普莲村和蓬南镇大堰村交界处开展联合巡河过程中,现场解决两地群众急难愁盼的建桥问题。
此前,双方人大代表建议在官家沟河段河面最窄处修建一座跨河的箱涵式桥梁,建成后将惠及古溪镇和蓬南镇周边20余平方公里、5万余群众。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前期选定的桥梁建设地点,并听取当地群众意见建议。两地也将全面梳理联合调研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问题等,力争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难题。据悉,两地人大代表的联合建议已交由区级相关部门办理,目前正在协调处理合法合规用地事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建议两地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协调处理合法合规用地事宜,力争将两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尽快解决,打造出两地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造福于两地人民,促进两地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古溪镇人大代表骆孝辉表示。
恢复废弃提灌站 解决用水难题
位于古溪镇和蓬南镇交界处普莲村的大机房提灌站因建设年代久远,设备老旧,从1975年起一直停用,周边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古溪镇人大代表、普莲村综合专干杨小艳说:“希望两地政府将其纳入改建范畴,组织人员对年久失修的提灌站进行拆除,并在原址上新建一座取水能力更强的提灌站。”
据悉,古溪镇普莲村该废弃提灌站始建于1963年,主要承担着古溪、蓬南2个镇10个行政村的1000余亩农田灌溉,并辐射周边6个大队6000多户群众。如果恢复并改造提升该提灌站,将惠及古溪和蓬南两镇4个村8000余户群众,受益灌溉农田达2500余亩。
为破解该处农田灌溉难题,古溪和蓬南两地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并跟踪落实,组织多个部门联合参与,共同推进提灌站恢复建设。一方面,两地镇水利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在两地镇人大主席团的牵头下,人大代表、村干部、村民代表会同水利部门多次前往现场查看、汇集民意、分析现状,为推动重建提灌站出谋划策。
深化两地人大合作 共办民生实事
除了共建桥梁和重建提灌站外,古溪和蓬南两地人大代表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他们通过联合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共谋发展大计,推动了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两地人大代表积极推动交界地区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等项目;在产业发展方面,他们共同探索佛手、苕尖等特色农产品的跨域种植和销售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两地人大建立了联合调解机制,有效化解了跨省域矛盾纠纷,维护了交界地区的和谐稳定;在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方面,组织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巡查队伍,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为两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古溪镇与蓬南镇自古以来地缘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历史相承,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密切经济联系,希望两地人大携手合作,助推遂潼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让两地人民心融在一起,劲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古溪镇人大主席王松表示,自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古溪镇和蓬南镇两地人大通过监督联动、决定共商、代表互动、协同配合等多种形式,助推交界处许多难点、痛点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与此同时,两地人大要持续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新路径,协力推动两地经济人文相融相通。同时,也将继续关注民生实事,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真正惠及群众,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地惠及全体人民。
通讯员 张新勇 颜彐萍
调研组现场查看桥梁选址地点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依托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目标和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镇整合资源联合发力,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创新探索毗邻地区合作机制,有效打破行政壁垒,积极关注并解决交界地区的民生实事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交界地区的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和福祉,全力助推遂潼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携手共建桥梁 畅通两地交通
近日,古溪、蓬南两镇人大联合开展了以专题视察调研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古溪镇普莲村和蓬南镇大堰村交界处开展联合巡河过程中,现场解决两地群众急难愁盼的建桥问题。
此前,双方人大代表建议在官家沟河段河面最窄处修建一座跨河的箱涵式桥梁,建成后将惠及古溪镇和蓬南镇周边20余平方公里、5万余群众。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前期选定的桥梁建设地点,并听取当地群众意见建议。两地也将全面梳理联合调研中发现的难点、堵点问题等,力争解决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难题。据悉,两地人大代表的联合建议已交由区级相关部门办理,目前正在协调处理合法合规用地事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建议两地相关职能部门尽快协调处理合法合规用地事宜,力争将两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尽快解决,打造出两地区域协同发展的成功案例,造福于两地人民,促进两地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古溪镇人大代表骆孝辉表示。
恢复废弃提灌站 解决用水难题
位于古溪镇和蓬南镇交界处普莲村的大机房提灌站因建设年代久远,设备老旧,从1975年起一直停用,周边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古溪镇人大代表、普莲村综合专干杨小艳说:“希望两地政府将其纳入改建范畴,组织人员对年久失修的提灌站进行拆除,并在原址上新建一座取水能力更强的提灌站。”
据悉,古溪镇普莲村该废弃提灌站始建于1963年,主要承担着古溪、蓬南2个镇10个行政村的1000余亩农田灌溉,并辐射周边6个大队6000多户群众。如果恢复并改造提升该提灌站,将惠及古溪和蓬南两镇4个村8000余户群众,受益灌溉农田达2500余亩。
为破解该处农田灌溉难题,古溪和蓬南两地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并跟踪落实,组织多个部门联合参与,共同推进提灌站恢复建设。一方面,两地镇水利部门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财政资金;另一方面,在两地镇人大主席团的牵头下,人大代表、村干部、村民代表会同水利部门多次前往现场查看、汇集民意、分析现状,为推动重建提灌站出谋划策。
深化两地人大合作 共办民生实事
除了共建桥梁和重建提灌站外,古溪和蓬南两地人大代表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他们通过联合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共谋发展大计,推动了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两地人大代表积极推动交界地区的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等项目;在产业发展方面,他们共同探索佛手、苕尖等特色农产品的跨域种植和销售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两地人大建立了联合调解机制,有效化解了跨省域矛盾纠纷,维护了交界地区的和谐稳定;在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方面,组织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巡查队伍,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为两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古溪镇与蓬南镇自古以来地缘相邻、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历史相承,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密切经济联系,希望两地人大携手合作,助推遂潼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让两地人民心融在一起,劲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古溪镇人大主席王松表示,自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古溪镇和蓬南镇两地人大通过监督联动、决定共商、代表互动、协同配合等多种形式,助推交界处许多难点、痛点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与此同时,两地人大要持续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新路径,协力推动两地经济人文相融相通。同时,也将继续关注民生实事,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真正惠及群众,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地惠及全体人民。
通讯员 张新勇 颜彐萍
发布日期: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