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高粱新品种红了熟了 日子有奔头村民笑了
文章字数:488

□吴涛 本报记者 李国华 文/图
近日,在秦巴山区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串串火红的高粱,沉甸甸地压弯了腰,一派丰收景象,在绿水青山间格外耀眼。
“圆山坪,过去这里就是一道贫瘠的山梁子,今年在帮扶队的指导下,试种‘宜糯红4号’高粱,效果显著,实现亩产600斤左右,对未来种植高粱提升了信心。”南江县高塔镇新华村支部书记张鹏程说道。
正在帮助当地群众抢收高粱的宜宾帮扶队队员吴涛说:“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正值高粱收割季节,由于农村缺乏劳动力,这些天,我们帮扶队走进田间地头,为群众抢收。”
据了解,宜宾帮扶队经过实地调研,多方协调,在南江县天池镇、公山镇、高塔镇、沙河镇等地试种酿酒专用粮——“宜糯红4号”高粱。
如今,试种成功后将严格遵循晾晒要求,送检程序,力争建立优质高粱种植基地,为下一步的“订单农业”铺路搭桥。
村民周绪华高兴地说:“我们以前也种过本地高粱,穗短粒小。宜糯红高粱穗一串抵两串,价格高出很多,关键是见效快,明年我还想多种一点。”
宜宾帮扶工作队负责人表示,目前,帮扶队正充分发挥杠杆撬动作用,以高粱种植为试点,加快“南溪白鹅”养殖,通过短平快的真情帮扶,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日期: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