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前7月四川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文章字数:2,419
本报讯(记者 马工枚)8月19日,记者从成都海关获悉,今年前7个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825.2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居全国第八位,同比增长12.1%,增速居全国第十位,高出同期全国5.9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机电产品进出口继续发挥外贸“主力军”作用,其中,“四川造”平板电脑出口居全国第一位,另有多类商品出口全国领先。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四川货物贸易出口3424.5亿元,同比增长3.3%;进口2400.7亿元,同比增长27.6%,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其中,7月单月四川进出口总值为918.1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2.9%,居全国第四位,增速为32个月以来新高。其中,出口504.6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口413.5亿元,单月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51.4%。
“机电产品是拉动四川外贸前7个月实现快速增长的‘主力军’。”成都海关统计分析处负责人介绍,前7个月四川机电产品出口2516.2亿元,占同期四川外贸出口总值的73.5%,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全国领先,平板电脑出口居全国第一位,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机、电度表、投影机等产品均居全国第三位。此外,钢轨、鱼油出口均居全国第一位,钛白粉、氢氧化锂、柠檬出口均居全国第二位。
进口方面,机电产品依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今年前7个月,四川机电产品进口1872.7亿元,同比增长44.6%,占同期四川进口总值的78%。其中,进口集成电路1231.1亿元,同比增长36.3%;电脑及其零部件163亿元,同比增长1.4倍。此外,四川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实现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四川六大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对机电上下游产品的输出与输入、市场带动等方面作用巨大。长期以来,机电产品进出口是四川稳外贸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相关行业领域不断升温,以及四川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持续见效,机电产品进一步凸显带动作用。
前7个月,东盟、美国、欧盟分别为四川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267亿元、1083.7亿元、92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28.3%、24.5%,合计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6.2%,比重提升7.7个百分点。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584.3亿元,同比增长18.3%。
此外,民营企业作用进一步发挥。数据显示,前7个月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同比增加12.3%,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接近九成,数量同比增加14.8%;进出口2498.6亿元,同比增长6%,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2.9%。前7个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41.5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0.5%。
“成都造”加速出海
外贸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都“动力十足”。前7个月,成都进出口4688.9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对同期四川外贸整体增长贡献率达82.9%。同期,绵阳、泸州、德阳三市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均超百亿元,发展态势良好。“龙头”作用如何发挥?一系列亮眼数据之下,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成都造”正加速走向广阔的海外市场,抢抓更大的机遇。而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成都,也在不断将企业聚拢形成合力,同时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走出去”。
成都其他工业产品也在加速崛起。8月9日,在新津举行的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发展大会上,格力钛、中材科技、众信通用、中德新能源4家企业代表共同开启全球订单发货仪式。本次活动订单分布在上海、宁夏、新疆等全国多地,以及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订单发货总金额18.6亿元。“成都造”新能源产品正加速走向世界、面向全球。
仅仅三天之后,8月12日,在金堂县,康力电梯“成都造”首个海外项目电扶梯发运仪式在成都淮州新城举行。这批电扶梯由康力电梯成都制造基地制造,将从金堂县发往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标志着“成都造”电梯产品在海外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成都扩大“绿色智造”朋友圈、提升对外贸易规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成都正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都造”优质产品遍地开花,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抱团发展 优势互补
虽然各个区县的优势产品各不相同,但企业并非单打独斗,组合起来就有了抱团的优势。今年以来,成都工业企业代表团多次集体“出海”:1月前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三国;3月前往南非、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两次“出海”共揽下订单金额超46亿元。6月,成都16家链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赴沙特阿拉伯拓展商机,进一步扩大海外“朋友圈”。
“成都许多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关注海外市场,寻觅更多机遇。”成都企业联合会秘书长余力表示,去年年底以来,不管是赴境外参展,还是组团“出海”,成都企业加大了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在他看来,“出海”活动帮助企业收获订单,达成了发展诉求,效果较为明显。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7月,四川金瓯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坦桑尼亚3W变电工程中的W61、W66两个220kV变电站施工项目,合同金额6456万元。该公司曾参与成都企业联合会今年上半年组织的“成都造”企业非洲行活动,回国后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线和企业战略,首次投标即中。据了解,该项目是该公司中标的第一个海外项目。
余力认为,除了拿下眼前的订单,“出海”的意义不仅是提升短期效益,更在于拓宽视野,融入更大的市场、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支持引导不可或缺。
相关部门也正在行动。7月26日,“产贸联动 千企出海——送政策送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专项活动(第一场)启动,该活动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市、区两级联动组织开展。活动通过产业出海动员培训、产业出海便利化措施讲解以及企业出海实践案例分享,更加坚定了成都企业敢于“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
正如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实,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挖掘新机遇,全面助力企业提升“走出去”的能力与水平,让更多愿意“走出去”的企业尽快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四川货物贸易出口3424.5亿元,同比增长3.3%;进口2400.7亿元,同比增长27.6%,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其中,7月单月四川进出口总值为918.1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2.9%,居全国第四位,增速为32个月以来新高。其中,出口504.6亿元,同比增长20.9%;进口413.5亿元,单月进口规模首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51.4%。
“机电产品是拉动四川外贸前7个月实现快速增长的‘主力军’。”成都海关统计分析处负责人介绍,前7个月四川机电产品出口2516.2亿元,占同期四川外贸出口总值的73.5%,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优势产品出口规模全国领先,平板电脑出口居全国第一位,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机、电度表、投影机等产品均居全国第三位。此外,钢轨、鱼油出口均居全国第一位,钛白粉、氢氧化锂、柠檬出口均居全国第二位。
进口方面,机电产品依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今年前7个月,四川机电产品进口1872.7亿元,同比增长44.6%,占同期四川进口总值的78%。其中,进口集成电路1231.1亿元,同比增长36.3%;电脑及其零部件163亿元,同比增长1.4倍。此外,四川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实现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四川六大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四川首个万亿级产业,对机电上下游产品的输出与输入、市场带动等方面作用巨大。长期以来,机电产品进出口是四川稳外贸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相关行业领域不断升温,以及四川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持续见效,机电产品进一步凸显带动作用。
前7个月,东盟、美国、欧盟分别为四川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267亿元、1083.7亿元、92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6%、28.3%、24.5%,合计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6.2%,比重提升7.7个百分点。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584.3亿元,同比增长18.3%。
此外,民营企业作用进一步发挥。数据显示,前7个月四川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同比增加12.3%,其中民营企业占比接近九成,数量同比增加14.8%;进出口2498.6亿元,同比增长6%,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2.9%。前7个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41.5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同期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0.5%。
“成都造”加速出海
外贸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都“动力十足”。前7个月,成都进出口4688.9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高出全省0.4个百分点,对同期四川外贸整体增长贡献率达82.9%。同期,绵阳、泸州、德阳三市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均超百亿元,发展态势良好。“龙头”作用如何发挥?一系列亮眼数据之下,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成都造”正加速走向广阔的海外市场,抢抓更大的机遇。而致力于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成都,也在不断将企业聚拢形成合力,同时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走出去”。
成都其他工业产品也在加速崛起。8月9日,在新津举行的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发展大会上,格力钛、中材科技、众信通用、中德新能源4家企业代表共同开启全球订单发货仪式。本次活动订单分布在上海、宁夏、新疆等全国多地,以及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订单发货总金额18.6亿元。“成都造”新能源产品正加速走向世界、面向全球。
仅仅三天之后,8月12日,在金堂县,康力电梯“成都造”首个海外项目电扶梯发运仪式在成都淮州新城举行。这批电扶梯由康力电梯成都制造基地制造,将从金堂县发往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标志着“成都造”电梯产品在海外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成都扩大“绿色智造”朋友圈、提升对外贸易规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成都正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都造”优质产品遍地开花,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抱团发展 优势互补
虽然各个区县的优势产品各不相同,但企业并非单打独斗,组合起来就有了抱团的优势。今年以来,成都工业企业代表团多次集体“出海”:1月前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三国;3月前往南非、肯尼亚、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两次“出海”共揽下订单金额超46亿元。6月,成都16家链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赴沙特阿拉伯拓展商机,进一步扩大海外“朋友圈”。
“成都许多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关注海外市场,寻觅更多机遇。”成都企业联合会秘书长余力表示,去年年底以来,不管是赴境外参展,还是组团“出海”,成都企业加大了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在他看来,“出海”活动帮助企业收获订单,达成了发展诉求,效果较为明显。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今年7月,四川金瓯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坦桑尼亚3W变电工程中的W61、W66两个220kV变电站施工项目,合同金额6456万元。该公司曾参与成都企业联合会今年上半年组织的“成都造”企业非洲行活动,回国后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线和企业战略,首次投标即中。据了解,该项目是该公司中标的第一个海外项目。
余力认为,除了拿下眼前的订单,“出海”的意义不仅是提升短期效益,更在于拓宽视野,融入更大的市场、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支持引导不可或缺。
相关部门也正在行动。7月26日,“产贸联动 千企出海——送政策送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专项活动(第一场)启动,该活动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市、区两级联动组织开展。活动通过产业出海动员培训、产业出海便利化措施讲解以及企业出海实践案例分享,更加坚定了成都企业敢于“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
正如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实,帮助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挖掘新机遇,全面助力企业提升“走出去”的能力与水平,让更多愿意“走出去”的企业尽快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发布日期: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