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章字数:1,431
□张敏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八月,行走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的广袤乡村,满目皆绿,风景如画。
在水磨沟镇菜坝河村群众王成全家的卫生间,只见地面、墙面都贴上了洁白的瓷砖,热水器、洗手池、冲水便池一应俱全;屋外的单户三格式+污水池+人工湿地(厕污共治)五格化粪池,与地面合为一体,无臭、无蝇虫飞,污水经过粪池发酵、腐熟、沉淀后,可以直接用来浇灌院子外的几分菜园地。
近年来,广元市朝天区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排放分散、季节性阶段性强等特点,坚持“因村施策、分类指导,精准施治、梯次推进”原则,采取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建设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厕所革命与污水共治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
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全域新村、园区、聚集点、中心村等建设有机结合,率先编制了《广元市朝天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25)》,坚持农村污水同规划、同推进、同检查、同验收,确保各项工程建设的统筹推进;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实行“清单制+销号制”,建设任务细化到乡镇、村,建立起到村工作台账,促进项目有效实施。
根据不同区域和自然条件,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四种模式”。对不具备集中收集处理、污水量小的村庄和分散农户,采取建设户用三格化粪池(2个立方以上),将生活污水和人畜粪污收集到三格化粪池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就地就近还田还地还林;对地势条件限制,又较为集中的农户(一般聚居3-5户或5-8户,最多不超过20户),集中联户建设20、50立方的中、大型三格化粪池,并通过管网将农村生活污水接入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水接入湿地或就近就地用于还田还林还地;对农户闲置、废弃的沼气池进行维修改造,将生活污水、人畜粪污接入到沼气池,经过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粪液、粪渣作为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对城镇、集镇,以及有污水处理站(点)的聚居点、中心村等周边居住的农户,就近采取污水管道接入污水处理站(点),实行“管网收集-相对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治理,处理后的污水实现达标排放。
采取分类实施方式,充分发挥建设乡镇、村、组、农户的主体责任。户用三格化粪池、沼改厕,由乡镇、村、组干部现场规划和指导,以农户自建为主体,建设完成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助;联户建设农户,由乡镇、村、组干部现场规划后,以村、组干部为主体,负责农户之间的协调沟通、督促检查,以及项目管理;接入城镇、集镇污水处理站(点),以乡镇为建设主体,全面负责规划指导、检查验收和项目管理等,确保农村污水治理常态化开展。
全面建立多元投入、有效管护、常态运维、技能提升、考核巡查“五个机制”,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得起、管得好、能运行”。加大涉农、涉生态、涉乡村振兴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积极向上对接,确保农村环境整治相关项目落实落地;制定出台《广元市朝天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充分发挥建设乡镇、村、组、农户的主体责任,规范和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广泛参与环境治理,全力发挥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成效。
持续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截至目前,朝天区累计建成三格化粪池1.8万余个;改造闲置沼气池4000余口;在场镇、大型居民聚居点、乡村旅游人流集聚区配套修建污水集中处理站(点)20个,有效解决了乡镇场镇、大型聚居点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发布日期: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