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文章字数:2,954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医疗、教育、环境、养老托幼、社会保障、基层治理……既是百姓关切的焦点,也是长期以来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
“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每一项改革,都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的决心、力度和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病有所医到学有所教:在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多年患糖尿病的福建三明市民朱先生,由于血糖值较高且感觉有点视物模糊,来到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除了医师开具药物处方外,内分泌科的疾病管理师还出具了一份“健康报告”,对他的身体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了详细评估,其中包含调节日常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等生活方式的个性化处方。
“这些年,群众感受最直观的是,药价降了,医保报销多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朱先生说。
三明,因医改全国闻名。
药价虚高,特别是其背后的利益博弈,是医改首当其冲要面对的难点。2012年,三明瞄准虚高药价打响了医改的“第一枪”。
通过纠偏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打破医保管理“九龙治水”、理顺医疗管理体制,三明为破解医改难题进行了有效探索:
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在市、县、乡、村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在全国率先将原来24个医保基金经办机构进行整合,组建了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率先将药品采购和医疗服务定价等职能统一到新组建的医保局……
看病难、看病贵,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百姓。探索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攸关千家万户。
对于“三明医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专门听取并肯定了三明医改经验;2017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2019年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从2021年到2024年,历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中,都把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列为重点。
如今,医改已为14亿多中国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截至今年5月,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开展9批,纳入374种药品,其中大部分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获得优质的教育、照亮成才的梦想,更是众多偏远落后地区孩子热切的渴望。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2019年,在上海市援助下,专为解决农牧区孩子“上好学”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正式开学。
招生以来,已有1400多名果洛籍学子,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牧区来到西宁就学,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15岁的尼东拉毛,2023年9月第一次走出县城,来到这所中学学习。几个月后,品学兼优的尼东拉毛第一次坐飞机赴上海研学。望着黄浦江畔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火,她立下志向——将来到艰苦地区当一名语文老师,把无限精彩的世界讲给更多人听。
党的十八大以来,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教育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城乡间差距,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到《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从开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到建强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不同地域的教育教学资源,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
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从户籍改革到基层治理: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2023年5月30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崧厦分中心公安窗口,申领到全国第一张“跨省互通互认”居住证的安徽人彭华飞喜笑颜开:“有了居住证,孩子在上虞上学不用愁了。”
当天,上虞区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居住证“跨省互通互认”业务正式实施。
一纸居住证,破解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体现的是对新市民的接纳。上虞区为新市民推出限价保障房、定点医疗机构跨省就医结算全覆盖、全区65所中小学校“零门槛”入学……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多年来一直是改革的深水区。许多福利待遇与户籍制度长期挂钩、难以剥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拉开大幕——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4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2016年1月,《居住证暂行条例》施行;2016年9月,《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印发……
从中小城镇开始,推及全国多地,最后“攻坚”特大型中心城市;以居住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积分落户畅通更公平通道……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明晰,蹄疾步稳。
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深度推进,将顶层设计一项项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14年以来,共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3%提高到2023年的48.3%;东部地区除极少数超大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会城市外,全面放开放宽了落户限制。
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社会体制改革的发力点也在基层。
“楼道里的杂物怎样才能彻底清理干净”“现在养狗的人不少,小区里狗的粪便像地雷,得管一管”……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街道城关社区的“网格议事亭”里热闹非凡。居民认真地为社区管理出主意、想对策,社区工作者耐心听取建议,一件件居民生活中的“麻烦事”,在这里共同商议出解决方法。
“亭子虽然不大,但居民可以在这里说烦心事、诉揪心事、解不悦事,网格员问诊居民大小事,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都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及时解决。”城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丽说。
小小“议事亭”,以改革的“巧劲”释放出基层治理“大能量”,成为政策宣传的“广播站”、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化解基层矛盾的“稳压器”。
6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
在江西南昌,“幸福圆桌会”把话筒交给广大居民;在四川泸州,一大批“能人”“热心人”活跃在乡村社区,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浙江诸暨由群众组成的“红枫义警”活跃在治安防范、邻里守望、护校安园一线……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近年来,全国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98.62%;全国建成各级综治中心58.3万余个,基本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全国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集体访总量已连续11年下降。
(下转第2版)
新华社记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医疗、教育、环境、养老托幼、社会保障、基层治理……既是百姓关切的焦点,也是长期以来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
“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每一项改革,都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的决心、力度和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病有所医到学有所教:在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多年患糖尿病的福建三明市民朱先生,由于血糖值较高且感觉有点视物模糊,来到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除了医师开具药物处方外,内分泌科的疾病管理师还出具了一份“健康报告”,对他的身体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了详细评估,其中包含调节日常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等生活方式的个性化处方。
“这些年,群众感受最直观的是,药价降了,医保报销多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朱先生说。
三明,因医改全国闻名。
药价虚高,特别是其背后的利益博弈,是医改首当其冲要面对的难点。2012年,三明瞄准虚高药价打响了医改的“第一枪”。
通过纠偏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打破医保管理“九龙治水”、理顺医疗管理体制,三明为破解医改难题进行了有效探索:
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切入点,在市、县、乡、村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在全国率先将原来24个医保基金经办机构进行整合,组建了三明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率先将药品采购和医疗服务定价等职能统一到新组建的医保局……
看病难、看病贵,长期以来困扰基层百姓。探索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中国式解决办法,攸关千家万户。
对于“三明医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专门听取并肯定了三明医改经验;2017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2019年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从2021年到2024年,历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中,都把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列为重点。
如今,医改已为14亿多中国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截至今年5月,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开展9批,纳入374种药品,其中大部分为常见病慢性病用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获得优质的教育、照亮成才的梦想,更是众多偏远落后地区孩子热切的渴望。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2019年,在上海市援助下,专为解决农牧区孩子“上好学”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正式开学。
招生以来,已有1400多名果洛籍学子,从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牧区来到西宁就学,开启人生的新阶段。
15岁的尼东拉毛,2023年9月第一次走出县城,来到这所中学学习。几个月后,品学兼优的尼东拉毛第一次坐飞机赴上海研学。望着黄浦江畔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火,她立下志向——将来到艰苦地区当一名语文老师,把无限精彩的世界讲给更多人听。
党的十八大以来,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教育改革不断缩小地区、城乡间差距,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到《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从开展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等,到建强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丰富不同地域的教育教学资源,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
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7%,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从户籍改革到基层治理: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2023年5月30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崧厦分中心公安窗口,申领到全国第一张“跨省互通互认”居住证的安徽人彭华飞喜笑颜开:“有了居住证,孩子在上虞上学不用愁了。”
当天,上虞区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居住证“跨省互通互认”业务正式实施。
一纸居住证,破解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体现的是对新市民的接纳。上虞区为新市民推出限价保障房、定点医疗机构跨省就医结算全覆盖、全区65所中小学校“零门槛”入学……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多年来一直是改革的深水区。许多福利待遇与户籍制度长期挂钩、难以剥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百姓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拉开大幕——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
2014年7月,《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2016年1月,《居住证暂行条例》施行;2016年9月,《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印发……
从中小城镇开始,推及全国多地,最后“攻坚”特大型中心城市;以居住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积分落户畅通更公平通道……户籍制度改革路径明晰,蹄疾步稳。
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深度推进,将顶层设计一项项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建立,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14年以来,共有1.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3%提高到2023年的48.3%;东部地区除极少数超大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会城市外,全面放开放宽了落户限制。
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社会体制改革的发力点也在基层。
“楼道里的杂物怎样才能彻底清理干净”“现在养狗的人不少,小区里狗的粪便像地雷,得管一管”……
江苏省新沂市新安街道城关社区的“网格议事亭”里热闹非凡。居民认真地为社区管理出主意、想对策,社区工作者耐心听取建议,一件件居民生活中的“麻烦事”,在这里共同商议出解决方法。
“亭子虽然不大,但居民可以在这里说烦心事、诉揪心事、解不悦事,网格员问诊居民大小事,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都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及时解决。”城关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丽说。
小小“议事亭”,以改革的“巧劲”释放出基层治理“大能量”,成为政策宣传的“广播站”、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化解基层矛盾的“稳压器”。
6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
在江西南昌,“幸福圆桌会”把话筒交给广大居民;在四川泸州,一大批“能人”“热心人”活跃在乡村社区,为群众提供调解服务;浙江诸暨由群众组成的“红枫义警”活跃在治安防范、邻里守望、护校安园一线……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近年来,全国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98.62%;全国建成各级综治中心58.3万余个,基本实现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全国信访总量明显下降,集体访总量已连续11年下降。
(下转第2版)
发布日期: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