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
文章字数:1,684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迈步新征程,四川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多作贡献,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高质量发展的“真成绩”将从哪里上分?
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表示,省委全会作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我们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
透过这场发布会,我们一同看看四川采取哪些创新举措和创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强首先讲出了工作方法。那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了技术创新中心或者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在重视“从0到1”创新的同时,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在“从0到1”创新过程中,四川还紧抓区域重大战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
据统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硕果累累。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8.19万亿元,以全国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6.5%的经济体量,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腹地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川渝产业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地注重打造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服务整车配套,全域配套率达8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四川时代和重庆长安汽车共同组建时代长安,‘四川造’的动力电池正源源不断地装上‘重庆车’。”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在发布会上透露,四川和重庆正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共同打造了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地暗物质实验室、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正在加快推广应用。
“两省市一体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积聚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代永波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四川深知,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才能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虽是西部省份,但四川省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近年来国家又布局了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5个。这些是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底气所在。
非常可期的是,四川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结合实际认真谋划、高位推动,下了“先手棋”。
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扎实抓好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6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取得一批引领支撑四川未来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吴群刚表示,要发挥科技创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作用,不能忘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还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完善人才培养的引育机制等,持续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公司,建成了能源装备行业首个5G数字化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让全厂9个车间、21条生产线、1500余台机器智能化运作。其中,有一个很传统的焊接工序车间,通过这样的技术改造,人均效率提高了3倍,而且碳排放每年还减少了380吨,效果很好。”结合实际,吴群刚坦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四川会坚持“两条线”齐头并进:一条线,是推动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另外一条线,是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
未来,这样的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四川会越来越多,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发展一定会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人民网记者 朱虹)
迈步新征程,四川必须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多作贡献,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高质量发展的“真成绩”将从哪里上分?
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表示,省委全会作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我们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
透过这场发布会,我们一同看看四川采取哪些创新举措和创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黄强首先讲出了工作方法。那就是,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了技术创新中心或者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在重视“从0到1”创新的同时,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在“从0到1”创新过程中,四川还紧抓区域重大战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
据统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硕果累累。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到8.19万亿元,以全国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6.5%的经济体量,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腹地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川渝产业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地注重打造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服务整车配套,全域配套率达8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四川时代和重庆长安汽车共同组建时代长安,‘四川造’的动力电池正源源不断地装上‘重庆车’。”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在发布会上透露,四川和重庆正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共同打造了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地暗物质实验室、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正在加快推广应用。
“两省市一体化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积聚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代永波说。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四川深知,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才能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虽是西部省份,但四川省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近年来国家又布局了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5个。这些是四川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和底气所在。
非常可期的是,四川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结合实际认真谋划、高位推动,下了“先手棋”。
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说,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扎实抓好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6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能够解决一批“卡脖子”“掉链子”问题,取得一批引领支撑四川未来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吴群刚表示,要发挥科技创新“一子落而满盘活”的作用,不能忘了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还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完善人才培养的引育机制等,持续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公司,建成了能源装备行业首个5G数字化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让全厂9个车间、21条生产线、1500余台机器智能化运作。其中,有一个很传统的焊接工序车间,通过这样的技术改造,人均效率提高了3倍,而且碳排放每年还减少了380吨,效果很好。”结合实际,吴群刚坦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四川会坚持“两条线”齐头并进:一条线,是推动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另外一条线,是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
未来,这样的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四川会越来越多,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发展一定会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人民网记者 朱虹)
发布日期: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