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本版导读

重庆市潼南区:
“三招”打好医疗“双网共治” 健康服务“组合拳”
文章字数:1,884
    老年人需要专业护理和照护,可在“潼心照护”寻求帮助。

    “潼心照护”解决了母婴群体缺乏专业护理和专业照护的大难题。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深入卓然水晶、皇冠嘉年华等20余个小区开展“医心为您颂岐黄·双网共治护安康”百名医师进社区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是潼南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维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助推医疗“双网共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潼南区人大常委会学思践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多次组织开展调研视察和座谈交流,为全区更多群众享受医疗便民惠民成果贡献了人大力量。
  2023年初,潼南区人大常委会将区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情况及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开展情况列入重点监督议题,并组织部分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委员组建了专题视察组。
  2023年11月中旬,专题视察组先后深入潼南区人民医院、潼南区中医院、潼南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以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上门服务为目标,抓稳抓细抓实“双网共治”,全力打好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院内院外有机衔接、便民惠民结合三招“组合拳”,助推“互联网医院+智慧照护”服务平台建设行稳致远。
   第一招: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实现惠民诊疗“零距离”

  “如何将医院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如何实现区域内患者‘小病不出小区、大病直通救治?’”面对专题视察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党建统领,切实发挥好党建统领与业务发展同向发力的优势,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依托、以慢病管理和居家医养为切入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居家医养、送药上门等服务,真正把互联网医院建设嵌入‘双网共治’治理工作中,切实破解医疗健康服务堵点难点。”潼南区人大社建委办公室主任陈昂建议。
  据悉,自互联网医院建设启动以来,潼南区政府出台了贯彻落实任务分工文件,潼南区中医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院长负总责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行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依托AI技术建成中医体质信息电子数据库和线上中医体质信息区域共享中心,制定实施互联网医院随访管理制度,确保任务到人、职责到岗,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靠近老百姓。截至目前,潼南区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已为2000余名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第二招:
  院内院外有机衔接,推动智慧照护“活起来”
  视察中,“留守老人血压不正常的情况持续好久了,什么时候可以过来免费体检”等问题引起专题视察组成员极大关注。“要以互联网医院建设、智慧照护延续服务为契机,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上门服务。”潼南区人大社建委主任杨兴华指出。
  据悉,潼南区借力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与重医附一院、重庆市中医院、遂宁中心医院等老牌“三甲”医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线上、线下同质化医疗服务,加强了互联网诊疗活动管理,建立医院病历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互联网诊疗活动全程留痕、可追溯。
  另外,潼南区还出台实施了《优化完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方案》和《“人通”“财通”“医通”管理办法》。用好2个“资金池”,保障基层环境改造、上下转诊、临床技术发展、首诊能力提升、医疗质量控制等落地见效,切实做好线上健康咨询与网络复诊的服务并全程留痕,持续改善患者的线上就医体验,“智慧照护”延续护理实现院内院外无缝衔接,解决了区域内居家康复患者就医等大难题。
  第三招:
  服务网点合理布置,确保便民利民“有效率”
  “让患者‘少跑腿’、医生‘多跑路’,把服务‘送到家’,是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的关键所在。”潼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默表示,“要针对薄弱环节和风险领域,制定和修订岗位使用、项目管理、责任追究等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按章办事、依规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点是居民‘家门口’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要通过提供更加专业、便捷、全面的服务,助力群众自身健康管理,更好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据了解,以社区便民服务点作为医疗服务的“线下网点”,为患者提供线下巡诊、居家生命体征健康信息采集、中医体质信息采集、上门护理、失能或半失能群体上门助医服务等诸多便民服务,形成了线下线上、院内院外同步融合的医疗服务新模式,真正让“健康小屋”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管家”。
  社区便民服务点配备有基础医疗设备和社区网格员团队,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动态健全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真正实现优质医护资源向社区延伸,进而辐射千家万户,形成居民与医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潼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勋表示:“潼南区人大常委会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凝聚各方力量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让医院健康服务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医疗‘双网共治’建设向纵深迈进,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讯员 张婧 白峻豪 王鹏
发布日期: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