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读书不觉已春深
文章字数:1,745
  侯杉杉(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言文学21-3班)
  春日的阳光,总是带着些许暖意,轻轻地洒在窗前的书桌上,温暖而又明媚。此刻,正是读书的好时节。
  推开窗,白玉兰、海棠花和油菜花都开了,开得葳蕤,开得浓艳。微风拂面,送来淡淡花香。窗外柳枝,在这个时节,开始返绿,因风摇摆,如春天的指针。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中捧起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心中满是期待和欣喜。
  我的书房不大,刚好可以搁下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橱。书桌和书橱都是父亲亲自做的。当我步入这片小小的天地,我都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和满足。
  在书架上,各式各样的书籍整齐排列,多么赏心悦目,它们是我不善言辞的朋友,也是我求知进取的阶梯。宋代诗人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的乐趣和春光的美好,一览无遗。
  记得小时候,我并不爱读书。还是在父亲长期的影响下,渐渐对读书有了更浓的兴趣。我的父亲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书房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小时候,我常常好奇地走进书房,看着父亲沉浸在书海中,心里满是疑惑和不解。父亲看出了我的好奇心,便主动教我读书。
  刚开始,我觉得读书很枯燥,总是心不在焉。但父亲乐此不疲,一直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书中的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故事吸引我的注意力。慢慢地,我开始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家里的藏书读完,有时,在集市,我便缠着父亲给我买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修行。在书中,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可以跨越地域,领略异域风情;可以深入内心,探寻人生的奥秘。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就像药一样,阅读得法,可以医治愚蠢的毛病。人生短短几十载,所面临的问题不计其数,谁能无惑。
  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斜照在一纸书页上,那一个个字迹仿佛活了起来,跃然纸上。我沉浸其中,跟随作者的笔触,或喜或悲,或惊或叹。书中的故事,如同春日的风景,时而明媚,时而细雨,时而静谧,时而热闹。
  沉醉在书香中,与文化相连接,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都能丰盈心灵,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启迪。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王充,他家境贫寒,没钱买书。于是,他便把街市上的书坊当成自己的书房,每天都在那里孜孜不倦地读书。他几乎读遍了街市上书坊里所有的书籍,积累了大量知识。后来,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皇皇巨著《论衡》。此外,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也嗜书如命。每当外出旅行时,他都用马或骡子驮着沉甸甸的书籍,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历史名人的故事都展现了他们对读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他们通过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最终成为各自领域的杰出人物。
  当今,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时间变得碎片化,我们很难抽出整块时间来阅读。但要想成长进步,提高自己,还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养成勤读书的习惯。它既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蹴而就之事。读书是一场马拉松,贵在坚持,久久为功。高兴时读几页,郁闷时束之高阁;闲暇时翻几篇,生活一忙就抛之脑后。这样敷衍的读书态度,很难有所增益。正因如此,读书也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可读出收益,读出效果。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人立身之本在于学问,而学问根基则在于读书。只有通过读书,我们才能积累知识,提升自我,进而在社会中更好立足。
  读书不觉已春深。在书房里,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实的日子,每一本书都承载起我的记忆和情感。有的书是我少年时的最爱,它们陪伴我走过了青涩的岁月;有的书是我成年后的新宠,它们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些书,就像是我人生的导师,指引我不断前行。
  白纸黑字可读,青山绿水也可读。身处书房,或散步户外,在春日姹紫嫣红的景致中翻阅书卷,感受书中的智慧和美好,重温那些曾经的感动和温暖,一种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升华,扑面而来。
  春日,如诗如画,正是读书的好时节。万物苏醒,柳绿桃红,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静坐于窗前,捧一本好书,心无旁骛地沉浸其中。窗外,微风轻轻拂过,带来野花的香气和泥土的芬芳,仿佛大自然在为你读书伴奏。春日读书,它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用心去感受书中的世界,用爱去品味生活的美好。
发布日期: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