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22—2035年)》印发
打造特色整治样板 筑牢“天府第二粮仓”
文章字数:1,507
  □本报记者 冯丹
  整治目标
  ●涉及安宁河流域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11个县(市、区)
  ●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优质耕地集中连片、镇村布局集聚有序、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整治方式
  ●以重点流域、乡镇片区为基础单元,划分4个整治分区,系统制定综合性整治措施,推动单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
  ●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和空间治理需求,提出“美丽田园”“魅力山川”“阳光谷地”“绿色家园”“田园绿廊”等5类“土地整治+”模式,差异化集成多类特色板块,针对性引导工程项目布局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攀枝花市政府、凉山州政府联合印发四川首个跨市(州)的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四川省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土地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优质耕地集中连片、镇村布局集聚有序、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夯实“天府第二粮仓”粮食安全根基。
  安宁河流域地处攀西经济区腹地,包括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11个县(市、区),平原面积居四川第二位。安宁河流域资源禀赋条件优越,流域内河流众多、土壤肥力较高、光热资源富集,是攀西经济区发展条件最好、人口分布最密集、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是四川省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劲,已构建起以粮油果蔬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规划》从底线控制、整治修复两个维度,设定了耕地保有量、退化耕地治理面积等9个一级指标,细化了废弃工矿复垦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等8个二级指标,并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对应的11个县(市、区)。
  《规划》创新性对流域进行整体规划,将安宁河流域11个县(市、区)纳入规划范围,按照“地形——流域——片区”的区划逻辑,突破传统分区形式,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单元关联性以及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成果完整性,以重点流域、乡镇片区为基础单元,划分了安宁河谷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良田建设区、锦屏山雅砻江流域综合治理与耕地质量建设区、干热河谷低效用地综合整治与现代农业建设区、鲁南山区退化耕地治理与绿色防护体系建设区4个整治分区,系统制定综合性整治措施,推动单项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
  以4个整治分区为指引,依据各分区特点,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和空间治理需求,《规划》创新提出“美丽田园”“魅力山川”“阳光谷地”“绿色家园”“田园绿廊”等5类“土地整治+”模式,差异化集成多类特色板块,针对性引导工程项目布局。同时,还在每个分区选取2个重点片区,规划布局示范工程,打造特色整治样板。
  《规划》明确,到2035年,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全面发展,国土空间优化、生态保护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基本构建。
  《规划》从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统筹安宁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规划2022年至2035年土地综合整治三大任务:一是通过补充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筑牢“天府第二粮仓”,并识别出垦造水田重点区等4类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二是通过优化建设用地格局、城镇低效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并识别城镇低效用地等4类建设用地整治重点区域。三是通过农田生态系统修复、废弃损毁土地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造美丽宜居乡村,并识别出河湖沟渠生态岸线治理重点区等3类生态保护修复整治重点区域。
发布日期: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