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章字数:4,695
黑山镇南门乡村公路两侧,桃花盛开,晨雾、山乡、远山、梯田、农家,宛如人间仙境。 曹永龙 摄
金桥镇马头桥村农房变客房,乡村变景点,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曹永龙 摄
万盛,品质乡村让人们更向往。青年镇湛家村田园绿意盎然。 曹永龙 摄
乡村治理积分兑换
乡村治理积分评比活动
核心提示:
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根本。
近年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万盛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市委决策部署,立足乡村实际,积极创新实践,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组织保障 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作保障。
万盛经开区成立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双组长的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乡村治理工作专班,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担任召集人,18个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形成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乡村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掌握进展情况、研究问题并提出建议。
同时,该区握指成拳,联合党工委组织部、农林局等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干部参加各级学习考察等形式,并与“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驻镇驻村干部培训”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干部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治理能力。
“近年来,我们切实在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万盛经开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坚持多措并举,推进示范带动。结合清廉村居建设,指导示范村开展清廉村建设,植入清廉元素,增添清廉内容,打造干部清正、村务清爽、干群亲清的清廉村。加强示范镇村“一约四会”村民自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支持有条件的示范村开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试点。开展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所有示范村全面按规定标准优化设置网格、同步全覆盖组建网格党组织、按要求配备网格力量。
—— 突出重点任务,打造示范亮点。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加大对示范镇村的财政支持。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路交通、水利建设、乡村旅游、人居环境等领域,整合农林、交通、水利等部门,在示范镇村策划包装并启动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水产养殖、生活垃圾处理、水库整治等项目,极大提升示范镇村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点燃创新引擎,激发比拼活力。为激发各镇村创造性落实好乡村治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比拼活力,该区在示范创建工作上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印发区级示范村创建方案,明确33项创建内容和9项负面清单,在乡村治理联席会议的统筹下,通过复核认定的方式,对排名前四的示范村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20万元/村的标准给予奖励,并作为推选国家级、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前置条件。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培育打造出一批治理体系健全、治理方法得当、治理效果显著的乡村治理示范典型,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共7个,其中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5个、示范镇1个。
聚焦“三制一化”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支撑
为增强村民参与发展的主观意识,破除一些陈规陋习,让乡村管理能量化,三年前,万盛经开区万南桐镇王家坝村引入“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村“两委”和党员、村民代表一起,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商议制定积分制实施方案和积分细则,实行“周记录、月排名、季度评比”的机制,每隔半月把家庭积分“晒”出来,培育形成了互比互看、创优争先的氛围。
“‘积分制’将群众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看似简单的一加一减,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抓手。”王家坝村村干部介绍,“积分制”在村里实施以来,涌现了不少好人好事,乡村建设中的“旁观者”少了,“参与者”多了。如今,村里已有280余户村民参与“积分制”,不少村民主动在环境卫生监督、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可以说,“积分制”让村民的思想和习惯悄然发生着改变,“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化新风”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而王家坝村的这些改变,仅仅是万盛经开区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坚持既统一又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探索建立“4+X”积分体系,其中,“4”指四类必评事项,即法治类、德治类、自治类、示范带动类;“X”是开放待定指标,各村通过“一事一议”把村党组织研究认为需要列入积分评价的重点工作内容,可延伸到产业发展、创业致富、集体经济等内容,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治理的积极性。
通过合理明确奖惩细则和“谁来评定”,既将村民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也保证了公平公正。同时,筹措资金确保积分正常运转。截至目前,全区已在56个行政村全面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及基础设施建设,积分制覆盖率、资金保障率、村民参与率均达100%。
“实施‘积分制’,目的是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进一步把村民发动起来,凝聚乡村发展合力,推动乡风民风向善向美。”万盛经开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区安排资金112万元,在全区56个行政村持续巩固“积分制”成果,年初将“积分制”作为申报事项纳入市级督查激励事项工作,“积分制”典型经验做法被市乡村振兴局形成专报在全市推广。
我们看到,万盛经开区切实聚焦“三制一化”,着力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除了持续巩固“积分制”成果,该区还持续推行“清单制”。在全区56个行政村持续推行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等“六张清单”,确保村干部履职有依据、群众办事有指南。
同时,积极探索推进“院落微治理”。为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扎根到院落,服务自治和问题化解在院落,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该区通过印发党建引领乡村“院落微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20项工作内容,在全区推行乡村“院落微治理”。
此外,增强“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广运用“渝益农”公益积分管理服务平台,将乡村治理信息化纳入平安综治信息化建设内容,通过整合利用“雪亮工程”公共视频监控、人民调解系统及APP等资源,建成区、镇、村三级乡村治理信息中心,形成乡村治理防控“一张网”。
做实“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在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我们看到的是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产业发展蓬勃兴旺,也感受到了村民敞开说村事、热心议村务、协力办村事,民风淳朴、治理有效。
为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近年来,五和村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5个网格,设置14个微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建立网格党小组,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同时,该村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设立“和事堂”、招募“和事佬”,创建“和事堂”“新乡贤工作室”等村(居)民自治品牌,有效化解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打通了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和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全面打造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示范村,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不断凸显,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五和村村干部自豪地说。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积极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路子,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实现了基层治理“由管到议”、法治意识“由淡到浓”、文明乡风“逐步向好”的转变,全区乡村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自治强基 铺就基层善治之路
乡村治理,村民是主角。万盛经开区着力提升自治水平,真正让村民自治“实”起来、“活”起来,切实让基层实现“村里的事商量办”。
该区着力建强自治核心,坚持把党建引领作用充分体现在乡村自治的各个环节,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实现基层党建规范镇、村全覆盖。健全“行政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自治服务架构,及时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同时,持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印发《万盛经开区村(居)务公开目录》《万盛经开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履职承诺和述职制度方案》,在全区56个村建立自治章程、完善财务议事等制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广“三事分流”机制。规范民主议事程序,推动村级事务联席会、乡村互助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有效发挥作用。
为了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该区积极创新自治方式,通过持续推广运用“积分制”,不断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引导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法治固本 全民守法蔚然成风
法治为要,正风安民。万盛经开区坚持“三个全覆盖”提升法治水平,切实让基层实现“扯皮的事有序办”。
全覆盖建立调解平台。推行“村法律顾问+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工作模式,并建成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镇街工作站、99个村(社区)工作点,实现镇街、村居调解组织全覆盖。
全覆盖配备法律顾问。持续完善《万盛经开区村(社区)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法律顾问,详细制定法律顾问的工作安排,实现村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
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编印发放《宪法宣传手册》《民法典宣传手册》等法治宣传资料,全覆盖组织开展法治集中宣传和法治讲座等活动,不断强化村民法治意识,提高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去年该区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通过“条块结合”+“重点排查”+“滚动排查”的方式,整合相关部门、镇街、村(社区)、网格等多方力量,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重点领域开展排查,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德治铸魂 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以徳化人,敦化民风。万盛经开区不断强化德治建设,切实让基层实现“文明之花遍地开”。
该区务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专项治理,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整治“无事酒”等移风易俗工作,同时在党员干部中全面落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督促指导各村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把拒绝高价彩礼、控制酒席规模、拒绝婚嫁喜事大操大办等纳入管理范畴。发布《婚事新办简办倡议书》,倡导新人婚事简办、新办,树立婚嫁新风尚。
加强乡风文明宣传,利用LED屏、宣传栏等,开展文明行为促进、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宣传,去年惠民电影全覆盖完成1582场,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社区)活动242场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35场,播放宣传标语2万余条次,评选最美系列示范户169个,成功申报市级精神文明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区县。
在农村广泛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清洁户”“最美家庭”以及“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逐渐在基层形成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的新风尚。
万盛经开区坚持用自治提升内生力,用法治提升硬实力,用德治提升软实力,积极探索“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切实让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环境长治久安,乡村民风向善向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治则乡村兴。今天,一种乡村治理促振兴的力量正在万盛大地激荡,和谐万盛、法治万盛、厚德万盛正卓然成长;面向明天,万盛经开区将持续探索乡村善治之路,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 刘杰 特约记者 杜宜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局办公室提供)
金桥镇马头桥村农房变客房,乡村变景点,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曹永龙 摄
万盛,品质乡村让人们更向往。青年镇湛家村田园绿意盎然。 曹永龙 摄
乡村治理积分兑换
乡村治理积分评比活动
核心提示:
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根本。
近年来,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万盛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庆市委决策部署,立足乡村实际,积极创新实践,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力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组织保障 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作保障。
万盛经开区成立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双组长的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乡村治理工作专班,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担任召集人,18个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形成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乡村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掌握进展情况、研究问题并提出建议。
同时,该区握指成拳,联合党工委组织部、农林局等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干部参加各级学习考察等形式,并与“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驻镇驻村干部培训”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干部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干部队伍治理能力。
“近年来,我们切实在乡村治理试点示范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万盛经开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坚持多措并举,推进示范带动。结合清廉村居建设,指导示范村开展清廉村建设,植入清廉元素,增添清廉内容,打造干部清正、村务清爽、干群亲清的清廉村。加强示范镇村“一约四会”村民自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支持有条件的示范村开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融合发展试点。开展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所有示范村全面按规定标准优化设置网格、同步全覆盖组建网格党组织、按要求配备网格力量。
—— 突出重点任务,打造示范亮点。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加大对示范镇村的财政支持。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公路交通、水利建设、乡村旅游、人居环境等领域,整合农林、交通、水利等部门,在示范镇村策划包装并启动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水产养殖、生活垃圾处理、水库整治等项目,极大提升示范镇村乡村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点燃创新引擎,激发比拼活力。为激发各镇村创造性落实好乡村治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比拼活力,该区在示范创建工作上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印发区级示范村创建方案,明确33项创建内容和9项负面清单,在乡村治理联席会议的统筹下,通过复核认定的方式,对排名前四的示范村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20万元/村的标准给予奖励,并作为推选国家级、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前置条件。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培育打造出一批治理体系健全、治理方法得当、治理效果显著的乡村治理示范典型,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共7个,其中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5个、示范镇1个。
聚焦“三制一化”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支撑
为增强村民参与发展的主观意识,破除一些陈规陋习,让乡村管理能量化,三年前,万盛经开区万南桐镇王家坝村引入“积分制”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村“两委”和党员、村民代表一起,立足村情,因地制宜,商议制定积分制实施方案和积分细则,实行“周记录、月排名、季度评比”的机制,每隔半月把家庭积分“晒”出来,培育形成了互比互看、创优争先的氛围。
“‘积分制’将群众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看似简单的一加一减,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抓手。”王家坝村村干部介绍,“积分制”在村里实施以来,涌现了不少好人好事,乡村建设中的“旁观者”少了,“参与者”多了。如今,村里已有280余户村民参与“积分制”,不少村民主动在环境卫生监督、邻里纠纷调解等方面发挥着作用。
可以说,“积分制”让村民的思想和习惯悄然发生着改变,“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化新风”的良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而王家坝村的这些改变,仅仅是万盛经开区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坚持既统一又各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探索建立“4+X”积分体系,其中,“4”指四类必评事项,即法治类、德治类、自治类、示范带动类;“X”是开放待定指标,各村通过“一事一议”把村党组织研究认为需要列入积分评价的重点工作内容,可延伸到产业发展、创业致富、集体经济等内容,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治理的积极性。
通过合理明确奖惩细则和“谁来评定”,既将村民日常行为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数据指标,也保证了公平公正。同时,筹措资金确保积分正常运转。截至目前,全区已在56个行政村全面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及基础设施建设,积分制覆盖率、资金保障率、村民参与率均达100%。
“实施‘积分制’,目的是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进一步把村民发动起来,凝聚乡村发展合力,推动乡风民风向善向美。”万盛经开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区安排资金112万元,在全区56个行政村持续巩固“积分制”成果,年初将“积分制”作为申报事项纳入市级督查激励事项工作,“积分制”典型经验做法被市乡村振兴局形成专报在全市推广。
我们看到,万盛经开区切实聚焦“三制一化”,着力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除了持续巩固“积分制”成果,该区还持续推行“清单制”。在全区56个行政村持续推行权力清单、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证明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等“六张清单”,确保村干部履职有依据、群众办事有指南。
同时,积极探索推进“院落微治理”。为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扎根到院落,服务自治和问题化解在院落,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该区通过印发党建引领乡村“院落微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20项工作内容,在全区推行乡村“院落微治理”。
此外,增强“数字化”建设。积极推广运用“渝益农”公益积分管理服务平台,将乡村治理信息化纳入平安综治信息化建设内容,通过整合利用“雪亮工程”公共视频监控、人民调解系统及APP等资源,建成区、镇、村三级乡村治理信息中心,形成乡村治理防控“一张网”。
做实“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
在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我们看到的是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产业发展蓬勃兴旺,也感受到了村民敞开说村事、热心议村务、协力办村事,民风淳朴、治理有效。
为打通乡村治理“毛细血管”,近年来,五和村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5个网格,设置14个微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建立网格党小组,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同时,该村深入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设立“和事堂”、招募“和事佬”,创建“和事堂”“新乡贤工作室”等村(居)民自治品牌,有效化解邻里、家庭矛盾纠纷,打通了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充分发挥自然和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格局,全面打造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示范村,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不断凸显,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五和村村干部自豪地说。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积极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路子,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实现了基层治理“由管到议”、法治意识“由淡到浓”、文明乡风“逐步向好”的转变,全区乡村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自治强基 铺就基层善治之路
乡村治理,村民是主角。万盛经开区着力提升自治水平,真正让村民自治“实”起来、“活”起来,切实让基层实现“村里的事商量办”。
该区着力建强自治核心,坚持把党建引领作用充分体现在乡村自治的各个环节,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创建,实现基层党建规范镇、村全覆盖。健全“行政村党支部(总支、党委)—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自治服务架构,及时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同时,持续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印发《万盛经开区村(居)务公开目录》《万盛经开区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履职承诺和述职制度方案》,在全区56个村建立自治章程、完善财务议事等制度,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深入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广“三事分流”机制。规范民主议事程序,推动村级事务联席会、乡村互助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有效发挥作用。
为了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该区积极创新自治方式,通过持续推广运用“积分制”,不断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引导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
法治固本 全民守法蔚然成风
法治为要,正风安民。万盛经开区坚持“三个全覆盖”提升法治水平,切实让基层实现“扯皮的事有序办”。
全覆盖建立调解平台。推行“村法律顾问+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工作模式,并建成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镇街工作站、99个村(社区)工作点,实现镇街、村居调解组织全覆盖。
全覆盖配备法律顾问。持续完善《万盛经开区村(社区)法律顾问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法律顾问,详细制定法律顾问的工作安排,实现村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
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编印发放《宪法宣传手册》《民法典宣传手册》等法治宣传资料,全覆盖组织开展法治集中宣传和法治讲座等活动,不断强化村民法治意识,提高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去年该区还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通过“条块结合”+“重点排查”+“滚动排查”的方式,整合相关部门、镇街、村(社区)、网格等多方力量,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重点领域开展排查,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德治铸魂 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以徳化人,敦化民风。万盛经开区不断强化德治建设,切实让基层实现“文明之花遍地开”。
该区务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专项治理,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整治“无事酒”等移风易俗工作,同时在党员干部中全面落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督促指导各村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把拒绝高价彩礼、控制酒席规模、拒绝婚嫁喜事大操大办等纳入管理范畴。发布《婚事新办简办倡议书》,倡导新人婚事简办、新办,树立婚嫁新风尚。
加强乡风文明宣传,利用LED屏、宣传栏等,开展文明行为促进、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宣传,去年惠民电影全覆盖完成1582场,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社区)活动242场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35场,播放宣传标语2万余条次,评选最美系列示范户169个,成功申报市级精神文明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区县。
在农村广泛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清洁户”“最美家庭”以及“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逐渐在基层形成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的新风尚。
万盛经开区坚持用自治提升内生力,用法治提升硬实力,用德治提升软实力,积极探索“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切实让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环境长治久安,乡村民风向善向好,经济社会日新月异。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治则乡村兴。今天,一种乡村治理促振兴的力量正在万盛大地激荡,和谐万盛、法治万盛、厚德万盛正卓然成长;面向明天,万盛经开区将持续探索乡村善治之路,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通讯员 刘杰 特约记者 杜宜平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林局办公室提供)
发布日期:202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