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校园里的钟声
苟刚(四川)
文章字数:1,097
  钟声是校园的指挥棒。在读书和前期的工作中,钟声与我是一直相伴的。
  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读的小学。那时候每个村都有村校,规模不大,学校是一个巨大的三合院,除了公家的办公用房以外,记忆中至少还住了四户人。三合院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晒坝,青石板砌成。因为离中心校较近,村校只办一、二年级。我发蒙读书的时候,中心校将三年级也放在了我们村。当时一共四个班,三年级两个班、一二年级各一个班。四间教室位于堂屋两边,东边的一间厢房是老师的办公室,北边三间厢房则是大队的办公场地。因为是留下来的老房子,房屋还是很不错的。桌子是学校提供的木条桌,一张桌子可坐2—3人,凳子则由学生自带。阶沿上的木柱头下用粗铁丝吊着一块旧铁铧,就成了我们近百个孩子的发令枪。“当——当——当——”,铁棒敲击犁铧的响声沉闷又刺耳。刚上一年级的时候,“钟声”一响,女孩子大多会用手捂着耳朵。时间久了,也就不以为然了。
  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的村校和中心校合在一起。虽然以前赶场多次从中心校门前路过,但正式踏入校门时还是很惊喜的。当时的小学共有三排平房,中间是学生宿舍,东西两排是教室。钟就挂在学生寝室外居中的屋檐下。与村校的犁铧不同,中心校是轮胎钢毂钟,高级得多,在铁锤的敲打下,声音也更加清脆悦耳。
  当时,敲钟的是我王姓同桌的爷爷。王校工年轻时当过兵,复员后被安排在学校,专司蒸饭和敲钟。他以校为家,工作非常负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每天20余次敲钟,他从未耽误过,也从未敲错过。同桌曾告诉我,他爷爷能准确把握从寝室到挂钟处所走的步数及所用的时间,更会准确把握不同信号时敲钟的节奏和力度。在王老校工的手中,钟声是不一样的。起床钟,要敲得久一些,但不能太急促,力度也不能太大,要悠扬一点,把学生从睡梦中唤醒而不是猛然惊醒;上课、下课的钟声也是有区别的,节奏和力度把握要恰到好处,但时间要相对短些,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那时学校的操场在大门外面,也没有围墙。下课钟声一响,读小学的我们就会冲到操场,斗鸡、滚铁环、扇烟盒……上课的钟声在我们小孩听来则威严得多,如同父亲阴沉的脸,把我们从开心欢乐、多姿多彩、无拘无束的活动中,猛一下子无情地赶进教室。一声声“报告——”中,我们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不同节奏的钟声敲打着晨昏,敲打着四季,敲打着岁月。在钟声的催促下,我从未睡过一天懒觉。在钟声的陪伴下,我奔跑着完成了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的自学考试。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倏忽间,粉笔渐染我的双鬓,黑板擦拭去了我的年华。记忆中“当——当——”的钟声如同一根长长的红丝线,串起我永恒的回忆,串起我不尽的眷恋……
发布日期: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