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发挥联农带农纽带作用 织密织细助农服务网络
文章字数:3,704
□王林馨 本报记者 李祥 实习生 罗方皓 文/图
四川省德阳市供销社面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需求较大的区域,联合整合相关经营主体及闲散服务资源组建统一服务的基层社。其中,什邡市马井镇同心村供销社、绵竹市鑫创兴供销社、绵竹市玉泉镇菜园子供销社就是新供销新作为的一个缩影。
什邡市马井镇同心村供销社:
“三社融合”的典范
近日,记者来到什邡市马井镇同心村,看到村民们忙着将刚采摘的毛豆称量、搬运,一派忙碌的景象。
“过年之前这里还都是一片荒地,道路也是坑坑洼洼,时不时地会窜出几条野狗,现在不一样了。”同心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社员仅用了4个月时间,在今年春节前,就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同心村供销合作社大院。
德阳市什邡市马井镇同心村位于什邡市南面,主要以无公害蔬菜种植为主。2021年9月登记注册什邡市马井镇同心村供销社,注册资金50万元,其中农民成员101人,单位成员2个。
“以前村里的农民都只是为了吃饱,现在加入供销社不仅能吃饱还能拿到钱呢!”同心村党支部书记、同心村供销社专合社主任杨照全介绍道。
据同心村供销社专合社执行监事、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从建介绍,同心村供销社使用土地流转托管的方式,跟农民签订协议书。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托管服务,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储藏及相关服务,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服务,开展多样化便民服务,完善基层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
同心村现有5000余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同心村供销社成立后,结合同心村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实际和特色,与村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互惠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创建优质品牌,延伸村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价值,实现服务带动和助农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通过‘三社融合’发展模式,现在一亩田可以让农民多挣200元。”杨照全说,“我们不仅培训种植大户,还要给一些地少的农民普及相关知识,加入供销合作社后,社员们切实感到是可以多赚到钱的。”
同心村在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了供销社基层组织为农服务能力,助农增收,拉近了供销社与农民的距离,重塑乡镇和村级基层组织体系,加强了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三社”服务功能,完善“三社”相互提供服务的机制,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合力构建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据介绍,同心村供销合作社通过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进一步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农村流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彰显,农村合作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为农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更加完备,服务效果更加明显。
同心村供销合作社在保持传统无公害蔬菜生产优势的前提下,养殖业也另立新标,成为同心村部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德阳境内已享有声誉。
杨照全告诉记者,下一步,同心村供销合作社将引进人才,通过合作的方式,教会更多农民熟练掌握农机技术,让农民们更有集体荣誉感和村集体归属感。
绵竹市鑫创兴供销社:
新供销新作为
绵竹市富新鑫创兴供销社专合社主任周先菊,是绵竹市富新镇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她又因成为四川省供销社系统的女能人而声誉远播。
“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我们对农业机械都有着一份难舍的情怀,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外地闯荡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决定回到家乡,从一名普通的机械维修学徒工开始,目前已经是我们这个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大型农业机械维修师了,还是我们供销社无人机团队的技术骨干,能够独当一面了。”周先菊如是说。
据德阳绵竹市供销社监事会主任唐浩介绍,绵竹市富新镇鑫创兴供销社于2021年成立,位于绵竹市富新镇,注册资金150 万元,由绵竹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绵竹市鑫顺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绵竹市鑫创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和农民自然人组建。其中,绵竹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占股34%。现有社员110余人,具有机器操作相关资质人员68人。各类农业机械设备达120多台(套),其中包括: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烘干机、旋耕机等,设备总价值988.95万元。建设完成全自动烘干中心一个、培训中心一个。现已流转耕地面积800余亩,常年与农户签订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合同面积达7万亩以上,地域覆盖整个绵竹市及周边区域。
该社根据农户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订单农业模式,实行签合同服务,并为农户提供多种资源、服务及保障。
“未来的农业生产,必然是高科技的天下,得科技者得丰收,也得财富。”周先菊从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道,鑫创兴供销合作社的社员均采取先进的栽培模式,供销社根据当地气候及农事时节制定了《绿色水稻标准化种植技术书》,农作物可根据技术书进行栽培,能够有效提高产量。而在农资供应方面,供销社提供专业的配方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有机质,从而有效保障水稻产量的适当提高;提供的农药是根据水稻生长时期合理配药、适期通知农户施药,农产不用为错过最佳施药时间而担心。
不仅如此,富新镇鑫创兴供销合作社还聘请专业技术员,制定了严格的跟踪服务考核制度,技术员会不定期到田间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做到“问有所答,病有所解”。同时做好统防统治服务,引进先进的无人机植保技术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每台无人机日作业面积可以达到400亩,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丰收季节,则建有粮食烘干生产基地,为社员及种植大户提供稻谷烘干服务,完成稻谷回收,使农户的稻谷销售不受天气影响。
绵竹市玉泉镇菜园子供销社:
党建引领走新路 综合改革见实效
“第一批菌袋已经码好了,姬菇很快就能长出来。我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挣120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家住绵竹市玉泉镇永宁村9组的徐良泉,早早就来到位于该镇龙兴村的食用菌基地上班了,装袋、码带以及接下来的采摘,活儿不重,收入还不错。首批8万个菌袋都是村民们参与制作的,来料加工,做一个菌袋能挣5毛钱。
2022年9月,德阳市绵竹市玉泉镇菜园子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成立,是以玉泉镇重点关注村实施帮扶项目为契机,由永宁村、龙兴村、涌泉村“三村融合”发展建设而成。该合作社是以吸纳本村农民、各类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25个股民组建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该社的股金按每股价值人民币500元划分成等额股份,共9341股。其中:绵竹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20股,占总股本的2.355%;村集体经济组织持9000 股,占总股本的96.348%,其余部分由其他社员持股。
对于当时玉泉镇及村民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绵竹市玉泉镇党委副书记徐思维娓娓道来:“曾经玉泉镇羽绒、钢铁产业发展红火,但如今羽绒市场竞争残酷,市场规模不断削减;金泉钢铁产业已经重组搬迁,工业优势不再,在当时的形势下,我们着重思考玉泉镇如何抓住种养传统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玉泉镇党委集思广益,碰撞发展思路。依托“书记沙龙”,以“座谈+分享+实践”模式,确定以龙兴村、永宁村、涌泉村为试点,打破行政村桎梏,“三村融合”抱团发展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永宁村自身脱贫人口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劳动人口多,有帮扶资金,有发展产业的强烈意愿;龙兴村有蔬菜种植的传统,有底子、有技术以及完整的蔬菜销售网络;涌泉村有相关产业经验,有配套产业基础,有壮大集体经济资金支持。在摸清各村优势的基础上,玉泉镇镇村两级书记共同商讨、摸排调研、实地考察并与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达成协议,最终确定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产业。由龙兴村负责菌棒生产及菌类加工,涌泉村负责废弃菌棒回收利用,永宁村负责原料收储。
玉泉镇菜园子供销合作社成立后,玉泉镇党委决定建强党支部,搭好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搭建“支部书记进修班”“党员干部培训班”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赴外调研。
据玉泉镇菜园子供销社专合社主任曾威介绍,2022年10月食用菌种植加工基地投入337.5万元,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脱贫户、监测户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姬菇、榆黄蘑等菌类种植。去年通过与农业公司签订食用菌加工基地合作协议,农业公司运营种植姬菇12万袋,产量达70余吨,生产经营收入约50万元,解决周边劳动力数十余名,并培养食用菌生产、采摘操作熟练工20余名,其中劳务支出费用10余万元,同时,菜园子供销合作社通过与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签订脱贫户参与菌棒赊购协议,带动全镇461户脱贫户增收。
2023年7月,绵竹市菜园子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还通过与德阳市供销合作社旗下的德阳市供民通有限公司沟通联系,初步达成协议,形成订单式采购并作为供民通有限公司在市场销售姬菇、平菇两个生鲜单品的生产保供基地。
“以前为了农民富起来,我们去给农民送鸡苗送种子,但是发现有些农民转手就把这些东西给卖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我们党委开会研讨,去省农业科技院找专家实地勘探,终于发现了一条适合我们的路子。”徐思维这样说道。
“实践证明,像玉泉镇菜园子供销社这样三村联合发展的模式不仅风险小,而且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能让他们挣到钱。”徐思维说。
据曾威透露,该社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蜀泉菌”,且已在海关成功备案,下一步就能走出国门,产品能出口到世界各地了。
发布日期: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