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双企领跑 广元苍溪山区外贸跑出“加速度”
文章字数:1,479
今年以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锚定稳经济、促增长核心目标,将外贸出口稳增提质作为关键举措,持续优化外贸发展生态。本土企业主动发力,凭借技术创新、严苛品控与精准市场拓展释放发展潜能,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四川食为天农业有限公司成为西部山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板。
11月23日,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舒之恒”)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不绝于耳,300余名工人在8条生产流水线上忙碌作业,平均每天有3200双成品鞋新鲜下线。
“今年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目前有70万双销往东亚、欧洲的订单正在赶制,生产工期已排至明年6月。”舒之恒研发团队设计师庞绍福说。
据了解,舒之恒如今建有广元市唯一成建制、上规模的制鞋技术研发中心,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女鞋、童鞋研、产、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预计实现产值3200万元,累计自营出口创汇超1700万美元。如今,舒之恒不仅实现了苍溪造鞋出口“零”的突破,更通过“总部+社区工厂+振兴工坊”的模式,吸纳326名本地群众就业,其中包含38名残障人士和28户困难家庭,真正实现了外贸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舒之恒董事长郭安叔介绍,当前已启动生产线扩建项目,新增2条面部生产线,年出口规模有望突破80万双,彻底解决当前订单交付的产能瓶颈。市场端,公司会继续聚焦东亚、欧洲这两大核心市场做深做透,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品质稳定性。同时,为匹配产能扩张和业务增长,公司还计划新增用工达400余人,既带动本地就业,也为海外市场拓展储备充足人力。
同样产销两旺的还有四川食为天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为天”)。生产车间内,各类深加工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加紧赶制销往国内外市场的山葵加工订单及魔芋丝结产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食为天手握4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猕猴桃干制”与“魔芋精深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食为天推出的高纤低卡魔芋代餐面、仿生素食等新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同时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公司+农户”模式,带动10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展,让合作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
“我们会持续对标海外最新食品安全标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聚焦市场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产能、保障海外订单及时交付,争取明年出口货值再上新的台阶,让更多高品质川蜀农特产走向国际市场。”食为天董事长韩晓东表示。
两家企业的外贸亮眼成绩,离不开自身深耕细作,更得益于西部山区外贸生态的持续优化。从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到工业园区配套完善,从物流通道升级到通关便利化措施落地,一系列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苍溪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5亿元。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苍溪县做好企业政策支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土耳其五金展、进博会、中东推介会等国际性展会,协助13家企业办理进出口信贷保险,降低企业进出口业务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外贸主体,新培育苍溪焕新生活、广元利餐科技等进出口企业,推动本地特色产品走出国门。苍溪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汪洋补充说:“同时,我们还引进四川商投外综云服科技有限公司设立苍溪外贸服务站,邀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创贸集团等专业机构开展‘一站式外贸服务’专题培训,为本土外贸企业搭建高效服务的合作平台。”
据悉,今年1月至10月,苍溪县有出口实绩的进出口企业达13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0228.78万元(海关报关数据),预计全年可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25%。下一步,苍溪县将持续强化外贸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拓宽出海通道,全力支持企业释放发展潜能,推动山区外贸跑出更稳、更快的“加速度”。
刘敏 张苗 王韬
11月23日,广元舒之恒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舒之恒”)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不绝于耳,300余名工人在8条生产流水线上忙碌作业,平均每天有3200双成品鞋新鲜下线。
“今年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目前有70万双销往东亚、欧洲的订单正在赶制,生产工期已排至明年6月。”舒之恒研发团队设计师庞绍福说。
据了解,舒之恒如今建有广元市唯一成建制、上规模的制鞋技术研发中心,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女鞋、童鞋研、产、销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5年预计实现产值3200万元,累计自营出口创汇超1700万美元。如今,舒之恒不仅实现了苍溪造鞋出口“零”的突破,更通过“总部+社区工厂+振兴工坊”的模式,吸纳326名本地群众就业,其中包含38名残障人士和28户困难家庭,真正实现了外贸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舒之恒董事长郭安叔介绍,当前已启动生产线扩建项目,新增2条面部生产线,年出口规模有望突破80万双,彻底解决当前订单交付的产能瓶颈。市场端,公司会继续聚焦东亚、欧洲这两大核心市场做深做透,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品质稳定性。同时,为匹配产能扩张和业务增长,公司还计划新增用工达400余人,既带动本地就业,也为海外市场拓展储备充足人力。
同样产销两旺的还有四川食为天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为天”)。生产车间内,各类深加工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加紧赶制销往国内外市场的山葵加工订单及魔芋丝结产品,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食为天手握4项发明专利和18项实用新型专利,“猕猴桃干制”与“魔芋精深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食为天推出的高纤低卡魔芋代餐面、仿生素食等新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同时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公司+农户”模式,带动10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展,让合作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
“我们会持续对标海外最新食品安全标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聚焦市场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对现有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产能、保障海外订单及时交付,争取明年出口货值再上新的台阶,让更多高品质川蜀农特产走向国际市场。”食为天董事长韩晓东表示。
两家企业的外贸亮眼成绩,离不开自身深耕细作,更得益于西部山区外贸生态的持续优化。从返乡创业政策支持到工业园区配套完善,从物流通道升级到通关便利化措施落地,一系列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5年,苍溪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5亿元。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苍溪县做好企业政策支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土耳其五金展、进博会、中东推介会等国际性展会,协助13家企业办理进出口信贷保险,降低企业进出口业务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外贸主体,新培育苍溪焕新生活、广元利餐科技等进出口企业,推动本地特色产品走出国门。苍溪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汪洋补充说:“同时,我们还引进四川商投外综云服科技有限公司设立苍溪外贸服务站,邀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创贸集团等专业机构开展‘一站式外贸服务’专题培训,为本土外贸企业搭建高效服务的合作平台。”
据悉,今年1月至10月,苍溪县有出口实绩的进出口企业达13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0228.78万元(海关报关数据),预计全年可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25%。下一步,苍溪县将持续强化外贸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拓宽出海通道,全力支持企业释放发展潜能,推动山区外贸跑出更稳、更快的“加速度”。
刘敏 张苗 王韬
发布日期: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