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四化课堂”赋能教学评一体化
——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小探索素养落地新路径
文章字数:748
  □本报记者 李祥
  如何让“以学为中心”真正落地?怎样通过可视化策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结合“四化课堂”评估体系,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与学可视化策略研究,构建起目标引领、任务载体、过程支撑、评价闭环的教学新模式,推动课堂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深度转变。
  学校以“教学评一体化”为设计核心,将可视化理念贯穿教学全流程。在目标层面,要求教师使用“说出”“计算”等可观测动词,明确分层目标并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让学生共识共享;在任务设计上,创设“超市购物称重”“给远方爸爸写信”等真实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形成海报、思维导图等可见成果。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成果展示让学生思维“显出来、说出来”。数学课堂上,学生以“小讲师”身份讲解解题思路;语文课堂中,小组通过“梦想海报”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让隐性学习过程转化为显性成果。
  跨科协同与评价贯通为教学提质保驾护航。科任教师围绕“体力保障、能力培养、状态调节”制定协作方案,形成全员参与的教学合力;评价环节嵌入教学全过程,通过即时反馈、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短板,实现“学什么、评什么”的闭环管理。
  学校通过真题对标、资源整合、规范课堂管理,避免盲目教学,提升教学精准度。
  在实践过程中,学校聚焦教师自我反思与团队协同,引导教师从“外部归因”转向“向内找突破”。同时,强化年级组统筹作用,共享学情数据与教学策略,充分挖掘优质资源价值,推动课堂教学从“各自为政”向“协同高效”转变。
  学校的可视化教学策略研究,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纽带,让教与学的全过程清晰可感、精准可控。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课堂改革,不断优化可视化策略,让核心素养培养落地课堂,为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发布日期: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