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丝为媒展为桥 绽“芳华”享荣光
文章字数:1,577
本报讯(记者 黄韬 文/图)11月14日,记者从四川丝绸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四川省商务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协会、四川省丝绸协会承办的2025年四川丝绸博览会,将于2025年11月20日至23日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南充因绸而兴,茧丝绸是南充的根基与血脉。南充茧丝绸的特色优势,总体可概括为“一张名片、两条脉络、三项领先”。
南充手握“中国绸都”独特名片——南充是中西部唯一的“中国绸都”,先后斩获“丝绸源点”“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中国杰出纺织集群、“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等多项“国字号”殊荣,这是南充区别于其他产区的显著优势。
“两条脉络”:南充一手接3000年蚕桑文明“文脉”,“无地不见桑、无户不事蚕”的传统延续至今,目前仍有4万余农户从事蚕桑产业,全市优质蚕桑基地面积达30万亩;一手接现代产业“主脉”,3家省级蚕种场、73家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企业构建起了从养蚕到成衣的完整产业链。
南充拥有以蚕桑为主导的嘉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中国(南充)绸缎价格指数发布平台,每周向全球推送行情,多项产能位居四川省首位,去年全市生产绸缎1600万米、桑蚕丝被60万床,均排四川省第1位。
2024年,南充全市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企业产值70亿元、排全省第3位,4个产品通过国家级高档丝绸标志认证,银海丝绸等企业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绸都·丝绸源点”文旅品牌为牵引,打造都京丝绸小镇等支撑节点,推出“红色旅游+丝绸体验”等特色线路,让千年丝韵转化为发展动能。
南充依托“中国丝绸工业活化石”六合丝厂,打造“丝绸源点”5A级景区核心区。联动阆中古城、朱德故里打造一批“丝绸+”精品线路,开发“红色丝绸研学”“古城丝绸文创”等特色产品。推动嘉美蜡染、蜀绘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让千年丝韵融入现代生活。积极建设共享式污水处理中心和智能仓储物流区。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南充现代物流园,构建“港口+园区+企业”的直达物流通道,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据了解,本次博览会将启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A、B、C三大展馆,总面积达13600平方米。其中,A馆聚焦形象展示,集中布局中国丝绸馆、国际合作馆、四川馆、南充馆四大主题形象馆;B馆与C馆以产业联动为核心,规划省级组团馆及知名品牌企业馆。为充分展现南充地域特色,组委会特别在C馆增设南充9个县(市、区)专馆,集中展示各地非遗产品、老字号好物及特色风物。截至目前,已确认250余家蚕桑茧丝绸企业、地方特色产品企业参展,另有240余名采购商、供应商、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代表确认参会。
与此同时,六场重磅活动贯穿丝绸博览会始终:11月20日上午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厅举行2025中国丝绸大会,国内知名行业专家学者将围绕“十五五”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开展深度交流研讨;11月21日上午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厅举行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开幕式,现场将开展产业投资推介及项目签约;11月21日上午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会议厅举行全国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暨“东绸西固”工作会;11月21日至23日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及馆外广场轮番上演6场丝纺服装发布走秀活动,全方位展现丝绸服饰魅力;11月20日下午,将邀请企业及相关省(市)丝绸协会负责人到相关产业园和部分丝纺企业开展丝纺产业投资考察活动;11月22日上午在南充国际会展中心开展2025四川丝绸博览会创新产品推介,开展丝博会创新产品推介评定,让优质创新成果更好走向市场。
活动期间,还将连续3日通过“云闪付”平台发放惠民消费券大礼包,市民可在现场直接核销使用。设立丝绸手工体验区,提供蚕茧作画、丝绸扎染等互动项目,并搭建线上展览平台,实现“丝绸盛会、全民共享”。届时,观展群众既能尽览“绫罗绸缎”的柔美雅致,又能感受“东西南北”的文化风情,沉浸式体验一场兼具品质与新意的丝绸主题盛会。
发布日期:202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