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见习提能”搭建青年“成长阶梯”
宜宾长宁多举措打通青年就业成长路
文章字数:1,311

  □本报记者 庞贵唐 文/图
  “没想到我拍的《云游双河》能被省文旅厅转发!”11月6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见习人员冯凌佳兴奋地说,由她主导拍摄的《寻味双河》《云游双河》系列短视频,不仅成为当地文旅宣传的“新名片”,更让她在见习岗位上找到了价值与方向。
  冯凌佳是长宁县就业见习提能计划中的一员。今年以来,长宁县围绕“点亮生涯乐业长宁”主题,扎实推进青年就业见习提能工作,通过“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赋能”三大举措,为青年人才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的“成长阶梯”。
  “我们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优质企事业单位,开发见习提能岗位310个,同时根据见习提能人员的专业、经验和性格,运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关测评工具,做到‘人岗精准匹配’,让他们在适合的舞台上发光发热。”长宁县人社局有关领导介绍说,见习生张泽玲有外宣经验,被安排在见习单位党政工作部后,短短两个月内,她撰写的多篇稿件被市、县平台采用。
  为帮助见习人员快速适应岗位,长宁县推行“一对一”导师带教机制,由经验丰富的在岗职工担任导师,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同时,创新开展“青年就业训练营”“青年就业成长沙龙”等系列就业帮扶提升活动,立足青年就业需求,创新“政策解读+职业规划+技能培训+AI赋能”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既保留了就业政策宣讲、职业生涯规划、面试技巧等传统优势课程,又创新增设AI赋能求职类数字化课程,帮助见习人员掌握智能化就业新技能,提升他们的求职技能与综合素质。今年以来,长宁县已举办“青年就业训练营”2期,覆盖全县13个镇,累计组织80名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就业见习提能人员参训。
  “感谢县人社局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收获很大。”见习提能人员程梦兰在参加了青年就业训练营后表示,通过训练营的学习,自己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求职技能,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对当前就业形势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管理方面,长宁县建立“一人一台账”制度,创新实施“培训+指导+跟踪”全链条就业服务模式。创建“长宁县职业指导(生涯规划)工作室”,组建长宁县就业创业导师团队,在职业定位、面试技巧、简历指导、升学就业抉择等方面为见习提能人员提供“一对一”个性化职业指导,并持续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服务,实现从“培训指导赋能”到“充分稳定就业”的全过程跟踪帮扶与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县39家用人单位共招募见习提能人员225人,发放见习补贴85.61万元。
  三年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提能计划是宜宾市委、市政府做实做细青年就业帮扶工作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就业见习提能计划,帮助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等增强岗位实践经验、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从而促进他们高质量充分就业。据了解,长宁县将持续加强业务培训、优化日常管理、树立先进典型,并鼓励用人单位留用优秀见习人员。对有意自主择业或创业的,人社部门将提供政策帮扶、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创业跟踪陪跑”等“一条龙”服务,推动见习提能向高质量就业转化。
  “我们不仅要让青年‘有岗可见习’,更要让他们‘有为有成’,真正实现从‘见习提能’向‘高质量就业’的跨越。”长宁县有关领导表示,将持续打造“见习—提能—就业”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青年在长宁扎根成长、绽放光彩。
发布日期:2025-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