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让每个孩子发光!”
“中国好老师”陈兴宇的26年坚守路
文章字数:953

  □庞圆斌 本报记者 黄韬 文/图
  晨光熹微中,陈兴宇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周口小学的校门口。二十六年来,这个朴素的身影已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近日,他从众多参评教师中脱颖而出,在“寻找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中荣获第六届“中国好老师”称号,这份荣誉为他二十六年如一日的教育坚守写下了最美的注脚。
  据悉,“寻找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经过多轮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100名年度“中国好老师”。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光。”这是陈兴宇常挂在嘴边的话。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他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便在心里埋下了“做学生成长引路人”的种子。岁月流转,这颗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荫庇着一批又一批学子。
  “陈校长在理论解析时倾囊相授,在教学实践中耐心指导,在细节打磨时热情专注。”青年教师王勤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年轻教师的心声。陈兴宇亲手搭建“青蓝工程”平台,从赛课选题到课堂细节,手把手指导20余位青年教师。无论是板书设计的反复推敲,还是互动环节的精心打磨,他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这份传承的力量,让一批批青年教师在市县赛场上崭露头角。
  在深耕课堂的同时,陈兴宇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科研的热忱。他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高效课堂背景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策略探究》《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不仅成功结题获奖,更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多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的教育教学论文,见证着他在教科研道路上的坚实足迹。
  作为学校管理者,陈兴宇创新推行教师“双培养”机制,着力将骨干教师发展为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学科带头人。他领衔的“蓬安县陈兴宇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平台。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以“周子文化”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以“蒙正、至诚、尚廉”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成为“会说话”的德育课堂,使清廉之风、诚信之德如春雨般浸润着校园的每个角落。
  “四川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蓬安县优秀教育工作者”“蓬安县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全心投入。
  “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面对荣誉,陈兴宇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今后,我将以学习为翼,以榜样为镜,在爱与责任中坚守,在协作与创新中成长,努力成为有温度、有影响力的教育实践者。”
发布日期:202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