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加快打造区域赛事中心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文章字数:1,680
万里长江第一湾自行车公开赛 □赵敏
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提出支持宜宾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宜宾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决定》,锚定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目标,通过打造人文景观盛地、生态度假胜地、美酒文化圣地、活力赛事中心、时尚演艺中心、品质消费中心“三地三中心”,推动宜宾文旅产业加速与世界接轨。南溪区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体育聚势,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全力加快打造区域赛事中心,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竞技体育:打造赛事经济“新引擎”
当今时代,体育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既推动经济繁荣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双重驱动力。南溪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模式,大力发展竞技体育。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后,采取ROT方式,交由宜宾首创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按照“六不变两不减”原则,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业余体校等文体事业单位整体托管给宜宾首创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文体服务产品的方式,推进体育赛事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通过公司的专业运营,逐渐拓展了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国篮球协会、中国大学生排球协会等50余家体育赛事运动中心、协会资源,年均举(承)办体育赛事100余场次,参赛运动员3万余人,来南溪观赛游客达20万人次。同时,南溪区积极探索“赛事+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模式,扩大赛事带动效应,不仅让长江第一湾、欢乐田园、东门公园、南溪古街等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打卡”,也让南溪豆腐干、南溪白鹅、黄沙黄豆鸡等特色美食频频“出圈”,年均拉动地方经济消费4.5亿元,带动宾馆酒店入住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群众体育:书写健康生活“新篇章”
南溪区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对群众体育投入机制,实现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三纳入”,年均投入420万元用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人均全民健身经费为12.14元,建成体育场地设施1497个,体育场地面积82.8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7平方米,荣获2017-2020年度、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积极推进“一场两馆一中心一园”体育设施建设,先后投入4.8亿元,建成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文体中心;投入8.2亿元,建成全长21公里的环长江大道健身步道;投入600万元,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同时,“十五五”期间计划投资4亿元,建成占地1300亩,集潮玩、露营、民宿、户外赛事等为一体的长江首城户外体育公园。并与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零重力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打造宜宾低空应用枢纽中心和低空飞行营地,建成西南地区面积最大、辐射最广和最具影响力的户外体育运动公园,力争创成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学校体育:注入城市发展“新活力”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校体育,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对国家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南溪区抢抓市委、市政府“双城建设”机遇,大学城B区已集聚4所高等院校,高标准建成共享中心、体育馆等设施,大学生规模达到2.4万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近6万名,学生规模占城区常住人口的一半,让南溪有了“半城学子满城香”的美誉。南溪以赛事为平台,深化教育与体育的协同创新,举办宜宾市第一届大学生足球超级联赛、“1+7+N”区级运动会等赛事,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赛事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7所,省、市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15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陈欣、钟伟、罗汶铸、任星欣等10余名优秀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蓬勃发展,赋予了南溪无尽的青春与活力。
南溪作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体育示范单位,将持续打造“运动之城·多彩南溪”这张城市品牌,探索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的共生模式,举办更多高规格、高品质的体育赛事,不断创新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载体,为宜宾打造“活力赛事中心”作出南溪贡献。
(作者系中共宜宾市南溪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宜宾市南溪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发布日期: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