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质量兴校 特色立校
文章字数:1,856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砥砺前行。作为一所扎根乡村整整100年的省二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以下简称“伍隍中学”)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在生源质量“相对低进”的现实条件下,坚持“质量兴校、特色立校”的方向,以“情智教育”为抓手,用心办教育,倾力促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矩正爱真有温度的特色学校。伍隍中学深耕特色办学,坚持五育并举,走出了一条“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之路。
德育课深刻烙印乡土生活特色
伍隍中学在德育为先的育人实践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了“乡土化+生活化”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依托农村地域特色,开展了“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振兴实践”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责任与担当;通过“校园道德讲座”“榜样人物宣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近年来,伍隍中学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工作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表彰,形成了“以德润心、以行育人”的鲜明特色。
智育课全力彰显点石术琢玉功
智育提升方面,学校直面生源基础薄弱的挑战,创新实施“分层教学、精准施策”的教学模式,尽显点石术、琢玉功。伍隍中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课堂上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课后通过“导师制”“学习小组互助”等形式,为学生查漏补缺、答疑解惑。教师团队深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稳步提升,数十名学生从入学时的中等水平逆袭考入重点大学,数千名学子走进各级各类高等学府,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光”的教育目标,用成绩证明了“起点不决定终点”的育人实力。
学校高举“质量是尊严,安全是保障”的兴校旗帜,本着“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的理念,凝聚合力,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024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868人。其中普通高考本科上线718人,重点本科上线107人;艺体双上线150人。2025年高考参考人数998人,本科上线703人,上线率70.4%,创学校近15年新高。
体育教育成为学校又一大亮点
体育教育是学校的另一大亮点。学校充分利用乡村广阔的场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除常规体育课和运动会外,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等多个体育社团,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2024年,学校学生女子篮球队参加资阳市青少年篮球总决赛获得第三名,学生田径代表队参加资阳市中学生田径比赛获团体总分第6名,获得金牌1枚,铜牌3枚。近年来,学校在市县两级体育赛事中屡获佳绩,多名学生凭借体育特长考入理想院校。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每天坚持“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艺术教育丰硕成果与持续突破
美育熏陶上,学校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成立了伍隍中学雅韵艺术团、三秋合唱团,组建了航海模型队伍,并为学校取得了多项省级、市级荣誉。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挖掘了学生内在潜力,发展了学生自身特长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文明校园、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乡村音乐等特色美育课程,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以自然为画布,用画笔描绘乡村美景;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在歌舞、戏剧、书画创作中展现才华。美育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多名学生的艺术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获奖,美育教育成为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伍隍中学值得引以为豪的是:美术类学生连续十年保持全部上本科线。
树德增智强体的劳动教育特色
劳动教育是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支撑。学校依托校园农场和周边农田,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播种、施肥、收获等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分享收获的快乐。同时,开展“家务劳动打卡”“社区服务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责任意识。劳动教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特色。
2025年,是伍隍中学百年校史的节点之年。百年文韵,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寻梦的星火。一百年,一代代学子走进来,学海书山求知识;一百年,一代代校友走出去,多少人才五湖中。百年伍中,十秩沧桑,成就这一处风骨,必将世代相传。一百年,伍隍中学在这片乡村教育阵地坚守,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每一位农村学子搭建成长的阶梯,让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书写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周洪燕
德育课深刻烙印乡土生活特色
伍隍中学在德育为先的育人实践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了“乡土化+生活化”特色的德育体系。学校依托农村地域特色,开展了“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振兴实践”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责任与担当;通过“校园道德讲座”“榜样人物宣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近年来,伍隍中学具有乡土特色的德育工作多次获得上级部门表彰,形成了“以德润心、以行育人”的鲜明特色。
智育课全力彰显点石术琢玉功
智育提升方面,学校直面生源基础薄弱的挑战,创新实施“分层教学、精准施策”的教学模式,尽显点石术、琢玉功。伍隍中学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课堂上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课后通过“导师制”“学习小组互助”等形式,为学生查漏补缺、答疑解惑。教师团队深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稳步提升,数十名学生从入学时的中等水平逆袭考入重点大学,数千名学子走进各级各类高等学府,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光”的教育目标,用成绩证明了“起点不决定终点”的育人实力。
学校高举“质量是尊严,安全是保障”的兴校旗帜,本着“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的理念,凝聚合力,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024年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868人。其中普通高考本科上线718人,重点本科上线107人;艺体双上线150人。2025年高考参考人数998人,本科上线703人,上线率70.4%,创学校近15年新高。
体育教育成为学校又一大亮点
体育教育是学校的另一大亮点。学校充分利用乡村广阔的场地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除常规体育课和运动会外,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等多个体育社团,让学生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2024年,学校学生女子篮球队参加资阳市青少年篮球总决赛获得第三名,学生田径代表队参加资阳市中学生田径比赛获团体总分第6名,获得金牌1枚,铜牌3枚。近年来,学校在市县两级体育赛事中屡获佳绩,多名学生凭借体育特长考入理想院校。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每天坚持“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艺术教育丰硕成果与持续突破
美育熏陶上,学校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成立了伍隍中学雅韵艺术团、三秋合唱团,组建了航海模型队伍,并为学校取得了多项省级、市级荣誉。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挖掘了学生内在潜力,发展了学生自身特长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设文明校园、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乡村音乐等特色美育课程,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以自然为画布,用画笔描绘乡村美景;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在歌舞、戏剧、书画创作中展现才华。美育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素养,更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多名学生的艺术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获奖,美育教育成为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伍隍中学值得引以为豪的是:美术类学生连续十年保持全部上本科线。
树德增智强体的劳动教育特色
劳动教育是学校五育并举的重要支撑。学校依托校园农场和周边农田,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参与播种、施肥、收获等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分享收获的快乐。同时,开展“家务劳动打卡”“社区服务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责任意识。劳动教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特色。
2025年,是伍隍中学百年校史的节点之年。百年文韵,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寻梦的星火。一百年,一代代学子走进来,学海书山求知识;一百年,一代代校友走出去,多少人才五湖中。百年伍中,十秩沧桑,成就这一处风骨,必将世代相传。一百年,伍隍中学在这片乡村教育阵地坚守,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每一位农村学子搭建成长的阶梯,让百年老校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书写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周洪燕
发布日期: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