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
四川宜宾仙临镇绘就移风易俗乡村文明新画卷
文章字数:1,195

  □陈薇 本报记者 庞贵唐 文/图
  今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以“减轻群众负担、涵养文明乡风”为核心,推动移风易俗从“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变,将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突破口,通过“破陈规、建机制、强载体”三维发力,推动乡村风气持续向好。
  制度筑基,移风易俗“立得住”
  仙临镇以制度建设为根基,构建权责清晰、规范有序的移风易俗工作体系。该镇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建重点工作,成立由镇党委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筹、部门联动、村级落实”的三级工作机制。
  在仙临镇高新村,村民自导自演的《移风易俗谱新篇》《两口子》等节目轮番上演,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婚育新风与节俭理念。这些活动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载体。
  “我们通过事前备案、事中监督、事后回访的闭环管理,让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仙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镇上指导各村修订“合身”的村规民约,明确行为边界,让群众“办事有依据”。
  在党员干部带头方面,仙临镇要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主动革除陋习。原两木村党支部书记曾必兴家庭被评为宜宾市“五好家庭”,他加强对家庭成员进行廉洁家庭宣传教育,提醒家人要共同遵守和严格执行廉洁家庭的“五不”行为准则。
  活动浸润,文明新风吹进门
  仙临镇注重以文化活动浸润人心,让移风易俗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近期,龙川村举办的庆双节活动,以趣味形式深化宣传实效:设置“移风易俗套圈”环节,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理念融入游戏,村民套中奖品即可学习相关知识,在欢乐中接受新风尚。
  同时,负责人一边向村民推广“和美南溪”APP、“活力仙临”微信公众号,一边发放精心准备的伴手礼,还贴心赠送移风易俗小手册,在传递节日祝福的同时,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
  成效显著,乡村焕发新气象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仙临镇乡村风气焕然一新。曾经的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得到有效遏制,简约过节、真情不变的理念逐渐成为村民共识。
  仙临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简约过节、真情不变”的观念深入人心,打破传统节日中铺张浪费的旧俗,引导村民树立健康的婚恋观、家庭观。这种风气变化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也涵养了文明乡风。
  移风易俗的成效不仅体现在风气变化上,更促进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仙临镇通过典型引导,以榜样带动,使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未来可期,文明新风可持续
  展望未来,仙临镇计划持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一方面总结现有活动经验,围绕传统节日策划更多“节日+移风易俗”主题活动,让新风尚在每个重要节点持续传递。
  另一方面,仙临镇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内容,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鼓励村民主动参与移风易俗实践,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持续生长。
  移风易俗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仙临镇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活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文明新风的种子已经播下,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发布日期: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