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探索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文章字数:970
□本报记者 陶岚
近日,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引》总结吸纳地方优秀经验做法,鼓励省级工业园区围绕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探索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指引》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化、可落地的框架,帮助园区突破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瓶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式集聚和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
具体来看,《指引》围绕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园区空间治理、培优园区企业主体、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等7个方面,提出19条发展导向。
《指引》最大的亮点在于将高质量发展这一宏观目标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导向,并系统性地覆盖了产业、空间、企业、创新、数字融合、绿色安全和开放合作七大关键领域,尤其突出了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明确提及工业园区“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这一规定旨在引导园区聚焦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从而实现资源集中、产业链深化和规模效应。同时,聚焦少数主导产业有利于园区建立健全链长制、链式招商和产学研联合机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赛道培育,最终提升园区产业能级和抗风险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指引》还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充分考虑本地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从而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此外,为保障《指引》顺利推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总结优秀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强化工业园区发展支持、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运行监测。同时,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交流合作,组织现场交流会、调研深度行等各类活动,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理论成果、实践举措的宣传分享,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合作、平台搭建、行业组织建设,促进跨园区资源共享。
近日,记者了解到,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引》总结吸纳地方优秀经验做法,鼓励省级工业园区围绕新时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探索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指引》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化、可落地的框架,帮助园区突破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瓶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式集聚和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
具体来看,《指引》围绕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园区空间治理、培优园区企业主体、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实数深度融合、推动绿色安全发展、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等7个方面,提出19条发展导向。
《指引》最大的亮点在于将高质量发展这一宏观目标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导向,并系统性地覆盖了产业、空间、企业、创新、数字融合、绿色安全和开放合作七大关键领域,尤其突出了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明确提及工业园区“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这一规定旨在引导园区聚焦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从而实现资源集中、产业链深化和规模效应。同时,聚焦少数主导产业有利于园区建立健全链长制、链式招商和产学研联合机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赛道培育,最终提升园区产业能级和抗风险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指引》还引导省级工业园区充分考虑本地资源环境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从而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生产经营效率。
此外,为保障《指引》顺利推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总结优秀经验、推广典型案例、制定标准规范,指导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研究储备,强化工业园区发展支持、健全管理机制、做好运行监测。同时,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交流合作,组织现场交流会、调研深度行等各类活动,加强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理论成果、实践举措的宣传分享,推动工业园区项目合作、平台搭建、行业组织建设,促进跨园区资源共享。
发布日期: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