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成都市就公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征求意见 15分钟生活圈到2035年实现100%覆盖
文章字数:550
□本报记者 胡斌
10月8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成都市公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
征求意见稿立足成都全域城市地区,核心聚焦街道、社区级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两级两类”设施体系。其中,基础保障类涵盖党群服务、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9类20项,明确中学服务半径宜1000米、小学500米、幼儿园300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街道至少1处,确保民生刚需“应配尽配”;品质提升类包含“一老一小”、特定人群服务等,针对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的社区须设老年助餐点与学习点;针对托育需求,每1.5万—3万人配1处社区托育园所;鼓励因地制宜配置创客空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设施;明确工会服务户外劳动者职工驿站、家长学校、境外人员服务站配置标准,打造各类特定人群的“暖心屋”“加油站”。
征求意见稿提出落实“公园+”布局理念,鼓励医疗、养老、托幼等设施“一站式”集成或邻近布局,并通过挖潜闲置资源、利用桥下空间等方式增补设施,如黄龙溪古镇利用废弃污水处理厂建综合运动场,府青路跨线桥下打造运动空间,让公共服务“挤”出更多空间。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到2035年成都基本实现15分钟生活圈100%覆盖,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就近满足、便捷共享、美丽宜居和谐生活家园。
10月8日,记者了解到,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成都市公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建议。
征求意见稿立足成都全域城市地区,核心聚焦街道、社区级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两级两类”设施体系。其中,基础保障类涵盖党群服务、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9类20项,明确中学服务半径宜1000米、小学500米、幼儿园300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街道至少1处,确保民生刚需“应配尽配”;品质提升类包含“一老一小”、特定人群服务等,针对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20%的社区须设老年助餐点与学习点;针对托育需求,每1.5万—3万人配1处社区托育园所;鼓励因地制宜配置创客空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设施;明确工会服务户外劳动者职工驿站、家长学校、境外人员服务站配置标准,打造各类特定人群的“暖心屋”“加油站”。
征求意见稿提出落实“公园+”布局理念,鼓励医疗、养老、托幼等设施“一站式”集成或邻近布局,并通过挖潜闲置资源、利用桥下空间等方式增补设施,如黄龙溪古镇利用废弃污水处理厂建综合运动场,府青路跨线桥下打造运动空间,让公共服务“挤”出更多空间。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到2035年成都基本实现15分钟生活圈100%覆盖,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就近满足、便捷共享、美丽宜居和谐生活家园。
发布日期: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