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弘扬中医文化 传承国药精粹
—— 重庆市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卫生院国医馆见闻
文章字数:1,473
    磨子卫生院院长周华康参加中医药名医名师名家经典传承大会合影

  重庆市忠县磨子土家族乡卫生院(以下简称:磨子卫生院)国医馆成立于2016年,以“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为宗旨,集中医中药、针灸、小针刀、银质针、药物敷贴、神经阻滞、穴位埋线、推拿正骨等中医特色疗法为一体,形成了多功能、有成效的中医药治疗服务体系。
  特设病房暖人心
  走进磨子卫生院国医馆,只见该馆整体结构恢宏大气,格调古朴古香,在外墙上悬挂着或书写着古代著名中医药大师的简介、国医馆简介、服务宗旨、服务理念、廉洁从医准则、健康提示标语、九种体质的辨识要点等。在国医馆内,墙上有中医“望、闻、问、切”的详细解读,让人暖心的是那副对联:“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处处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几间偌大的中草药房里,药柜、药架上整齐地堆放着各种中草药,一种熟悉的味道扑鼻而来。据该院副院长王伟杰介绍,国医馆设置有门诊部、住院部、诊断室、理疗室、康复室、取药室、煎药室、特殊病人住院部等科室,有中草药1000多种。
  王伟杰介绍,国医馆名医汇聚,院长周华康是重庆市优秀中医人才、忠县名老中医,被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术传承导师张持锃授予首座学术传承弟子;医生谭传奎曾上派系统学习针灸、针刀技术,收获过“医术精湛、一针见效”的锦旗。在中医馆里,医技优秀的人才举不胜举,也是医院能够吸引不少外地病人慕名前来就诊的根源,医院用中药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
  在二楼特殊病房,一位来自重庆市万州区的谭姓患者说:“我口腔生了疾病,不仅疼痛,就连吃饭、喝水都很困难,在几家医院治疗过,效果不佳。我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这儿,才服了7天的中药,疼痛明显减轻,吃饭、喝水都比较正常了。”这时,来自重庆市梁平区患肝病的张大哥接过话茬:“特别佩服的是,这里的医生、护士没有架子,对待我们这些特殊病人很和蔼、很暖心,像亲人一样,我的心情一好,加上医生医术好,我这毛病也慢慢好转,非常感谢他们。”
   真情服务赢口碑
  磨子卫生院是忠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成员单位,该院积极开展“美丽医院”“特色医院”建设,强化规划引领,注重人才培养。
  王伟杰说:“我院拥有中医经络诊断仪、低频理疗仪、中频理疗仪、红外线治疗仪、微波治疗仪、自动煎药机等中医治疗设备,为创建全县知名中医示范医院夯实了基础。开辟了针灸、药敷、艾灸、小针刀、银针等二十多个治疗项目,为当地和毗邻地区的患者,特别是慢病老人解除了病痛,赢得了患者的口碑。”
  在国医馆康复科里,4张理疗床上都躺着病人,病人的疼痛部位或扎上了银针,或是敷上了特制中药。在一张座椅上坐着一位老奶奶,满头都扎着银针,还有几个病人在排队。谭医生一边忙活一边介绍,她在读大学时学的就是这个专业,毕业后在大医院实习,实习结束后便分配到该院工作。
  靠门边的一位老大爷在治疗床上躺着,从脚踝到大腿中部密密麻麻扎满了银针。他说他姓余,是本地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脚踝到大腿中部始终酸胀痛,走路都很难受,在这里治疗了9天,每天通过扎银针、用中药热敷、拔罐治疗,酸胀痛明显减轻,走路有力了。尤其值得点赞的是医生很专业,医术高,服务态度也好,每天治疗时,谭医生都会和气地问病情的变化,扎针时会问痛不痛,敷药时问烫不烫。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磨子卫生院国医馆的建立,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促进了中西医的结合与交流,为现代医学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该院院长周华康表示,医院将继续普及中医药知识,增强大众的健康意识并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独特优势。
  通讯员 罗永莲 特约记者 许天位
发布日期: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