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乡贤理事”巧解千千结 小山村蹚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文章字数:1,216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黄猫垭镇创新乡村治理体系,以“乡贤理事”巧解千千结,蹚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
老党员的新作为 红袖章巡逻队“巡”出安全感
在黄猫垭镇,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老党员,他们以别样的方式续写着对乡村的热爱与担当。73岁的老党员陈义德,最近就拥有了一个充满使命感的新“职务”。每周三清晨,他总会郑重地别上党员徽章、戴上红袖章,与退役军人金庭志等人一同沿着场镇街道开始巡查。他们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
这支由23名老党员组成的平安巡逻队,如同乡村的守护者,已全面覆盖全镇9个村社。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责任守护着村民的安宁。据统计,2023年以来,他们累计发现处置隐患47起。“看到红袖章心里就踏实。”这句朴实的话语,已然成为村民们的共识,是对老党员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乡贤理事会的“土办法” 一碗醪糟化解十年积怨
在乡村治理的道路上,乡贤们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南军村的两户村民,因水井使用权纠纷僵持了整整两年,彼此间的矛盾如同坚冰,难以融化。然而,今年却在乡贤罗来普家的堂屋里,迎来了和解的曙光。
“先请他们喝碗醪糟消消气,再用老辈人的分地规矩说事。”罗来普笑着揭开了调解的诀窍。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不仅温暖了村民的胃,更拉近了彼此的心。双方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开始心平气和地沟通。最终,这场长达三年的积怨得以化解,两户村民重归于好。
黄猫垭镇人大主席罗梓玲介绍,全镇现已建立9个乡贤理事会,广泛吸纳老支书、退休教师等56位德高望重的乡贤。他们凭借着对乡村的熟悉和深厚的情感,独创“院坝调解”“田间评理”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调解方法,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奇效。2024年,乡贤理事会成功调解纠纷51起,调解成功率达98.6%,为乡村的和谐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智慧治理新探索 综治中心变身“乡村急诊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猫垭镇在乡村治理中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走进镇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室,墙上电子大屏上实时更新着各村的动态信息。
综治干部张垚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突然,他通过“雪亮工程”系统发现某村有聚集苗头。他立即行动起来,迅速调度警务室民警和调解员前往现场。“就像给乡村装上了CT机,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张垚形象地比喻道。这一先进的系统,让乡村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不仅如此,综治中心还整合了司法、民政等3个部门的资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治理合力。运行以来,来访诉求平均办结时间从7天缩短至1.8天,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综治中心真正成了乡村的“急诊室”,为乡村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暮色中的黄猫垭镇,文化广场上笑语欢声,产业园区里机器轰鸣。镇党委书记韩飞指着远处说:“乡村治理不是把矛盾压下去,而是让共识长出来。”如今,这个曾经纠纷多发的山区小镇,正以“传统智慧+现代治理”的创新模式为钥匙,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天地,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杨敏
老党员的新作为 红袖章巡逻队“巡”出安全感
在黄猫垭镇,有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老党员,他们以别样的方式续写着对乡村的热爱与担当。73岁的老党员陈义德,最近就拥有了一个充满使命感的新“职务”。每周三清晨,他总会郑重地别上党员徽章、戴上红袖章,与退役军人金庭志等人一同沿着场镇街道开始巡查。他们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
这支由23名老党员组成的平安巡逻队,如同乡村的守护者,已全面覆盖全镇9个村社。他们用脚步丈量着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责任守护着村民的安宁。据统计,2023年以来,他们累计发现处置隐患47起。“看到红袖章心里就踏实。”这句朴实的话语,已然成为村民们的共识,是对老党员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乡贤理事会的“土办法” 一碗醪糟化解十年积怨
在乡村治理的道路上,乡贤们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南军村的两户村民,因水井使用权纠纷僵持了整整两年,彼此间的矛盾如同坚冰,难以融化。然而,今年却在乡贤罗来普家的堂屋里,迎来了和解的曙光。
“先请他们喝碗醪糟消消气,再用老辈人的分地规矩说事。”罗来普笑着揭开了调解的诀窍。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不仅温暖了村民的胃,更拉近了彼此的心。双方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芥蒂,开始心平气和地沟通。最终,这场长达三年的积怨得以化解,两户村民重归于好。
黄猫垭镇人大主席罗梓玲介绍,全镇现已建立9个乡贤理事会,广泛吸纳老支书、退休教师等56位德高望重的乡贤。他们凭借着对乡村的熟悉和深厚的情感,独创“院坝调解”“田间评理”等充满乡土气息的调解方法,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发挥着奇效。2024年,乡贤理事会成功调解纠纷51起,调解成功率达98.6%,为乡村的和谐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智慧治理新探索 综治中心变身“乡村急诊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猫垭镇在乡村治理中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走进镇综治中心视频监控室,墙上电子大屏上实时更新着各村的动态信息。
综治干部张垚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突然,他通过“雪亮工程”系统发现某村有聚集苗头。他立即行动起来,迅速调度警务室民警和调解员前往现场。“就像给乡村装上了CT机,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张垚形象地比喻道。这一先进的系统,让乡村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不仅如此,综治中心还整合了司法、民政等3个部门的资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治理合力。运行以来,来访诉求平均办结时间从7天缩短至1.8天,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综治中心真正成了乡村的“急诊室”,为乡村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暮色中的黄猫垭镇,文化广场上笑语欢声,产业园区里机器轰鸣。镇党委书记韩飞指着远处说:“乡村治理不是把矛盾压下去,而是让共识长出来。”如今,这个曾经纠纷多发的山区小镇,正以“传统智慧+现代治理”的创新模式为钥匙,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天地,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杨敏
发布日期: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