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党群同心齐发力 村庄共治焕新颜
文章字数:859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今年以来,凤合镇围绕镇村环境卫生大整治这一主线,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五堆十乱”专项整治,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家园美化”热潮,乡村“颜值”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底色不断靓丽。
先锋垂范,党员带头破难题。为坚持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积极发挥“支部引领+网格化管理”作用,党员主动认领“责任区”,主动承担起清理难度大、任务重的卫生死角,联系带动若干农户,既做思想动员的“宣传员”,更当动手实践的“示范员”,发动农户、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围绕街道、大路主干道率先进行大整治、大整顿,由“点”及“面”,对村各角落村道、房前屋后进行集中清理,确保整治一处、带动一片。
全民参与,携手共治美家园。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自己的村庄自己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在村民心中深深扎根,大家纷纷拿起扫帚、铁锹、镰刀,走出家门,投入到这场“家园美化战”中。清扫门前道路,清除排水沟淤泥,整理院落角落,将生活垃圾规范入桶,用火钳仔细捡拾绿化带、沟渠里的塑料袋、烟头等零星垃圾;穿上雨靴,下到沟渠河面,清理水面漂浮物,打捞沉积淤泥,疏通堵塞点,村庄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旧貌新颜,长效机制保成果。经过党群连续奋战,辖区内村庄实现了华丽蝶变,昔日的卫生死角、垃圾堆放点被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井然有序的庭院、绿意盎然的角落,村庄“颜值”大幅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在集中整治基础上同步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卫生保洁、门前“三包”等长效机制,将环境整治纳入网格化管理,确保整治成果常态长效。
据统计,上半年全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达40余吨,清理村内水塘30口,清理河道、沟渠长达40公里,“四旁”植树10000余株,绿化干道20余公里,改造2.8亩闲置地为“共享菜园”,更换广告牌20余个。下一步,凤合镇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到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实现镇村提“颜”增“质”,推动人居环境由“一时净”向“时时美”转变。
张皓程
先锋垂范,党员带头破难题。为坚持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积极发挥“支部引领+网格化管理”作用,党员主动认领“责任区”,主动承担起清理难度大、任务重的卫生死角,联系带动若干农户,既做思想动员的“宣传员”,更当动手实践的“示范员”,发动农户、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力量,围绕街道、大路主干道率先进行大整治、大整顿,由“点”及“面”,对村各角落村道、房前屋后进行集中清理,确保整治一处、带动一片。
全民参与,携手共治美家园。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自己的村庄自己爱,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在村民心中深深扎根,大家纷纷拿起扫帚、铁锹、镰刀,走出家门,投入到这场“家园美化战”中。清扫门前道路,清除排水沟淤泥,整理院落角落,将生活垃圾规范入桶,用火钳仔细捡拾绿化带、沟渠里的塑料袋、烟头等零星垃圾;穿上雨靴,下到沟渠河面,清理水面漂浮物,打捞沉积淤泥,疏通堵塞点,村庄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旧貌新颜,长效机制保成果。经过党群连续奋战,辖区内村庄实现了华丽蝶变,昔日的卫生死角、垃圾堆放点被彻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井然有序的庭院、绿意盎然的角落,村庄“颜值”大幅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在集中整治基础上同步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卫生保洁、门前“三包”等长效机制,将环境整治纳入网格化管理,确保整治成果常态长效。
据统计,上半年全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达40余吨,清理村内水塘30口,清理河道、沟渠长达40公里,“四旁”植树10000余株,绿化干道20余公里,改造2.8亩闲置地为“共享菜园”,更换广告牌20余个。下一步,凤合镇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做到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实现镇村提“颜”增“质”,推动人居环境由“一时净”向“时时美”转变。
张皓程
发布日期:2025-08-15